文章
【特别报导_字之源‧墨之美】在文字风雅之中穿行:兰亭书梦
走进绍兴,便感到这座江南古城在粉墙黛瓦中显现著些许别致。西元三五三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亭挥毫写下千古绝美的佳作《兰亭集序》,使得兰亭成为中国书法的一方圣地。如果想浸染一番儒雅的墨香,吟诵几首由衷的诗篇,就怀著诗情画意,走进兰亭的竹林,驻足在曲水流觞的溪畔,赶赴一场文字盛宴。
曲水仍流觞
出绍兴市区向西南行驶约十余公里,风光秀丽,林深草茂,鸟语花香,湖、河、溪、古亭阁相间的兰亭近在眼前。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得名兰亭。
车子离兰亭还有一段距离就停下了,司机 解释「这里是文人墨客吟诗弄墨的情景之地,汽车不可驶近,以免打破这分宁静。」从一扇仅能容下两人并行的大门进入,豁然开朗,仿佛进入桃花源中,两侧长满细竹,兰花散落其间。随处可见各种富有灵魂、文采飞扬的诗句和风格各异的字体。历经劫难现保留下来的「兰亭碑」、「御碑亭」沧桑犹存;鹅池、曲水流觞等一一在目。
©王远昌
书圣羲之故事多
走出茂林修竹,映入眼中一池光亮即是鹅池,自古至今池内鹅只成群,悠游自在。相传王羲之特别喜欢鹅,养鹅、书鹅、写鹅都属他的乐趣。兰亭唯一三角形碑亭内,「鹅池」二字为王羲之父子合璧,其「鹅」字为王羲之一笔而就,「池」字由王献之从容续成。
当时王羲之常常在池旁挥毫,在池中醮笔而染,兰亭内墨池的名字由此而来。一日王献之学父临池习书,一个「大」字就用尽了三缸水,感觉已学成了,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没说话,只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并让其拿给母亲看。母亲看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听后王献之钦佩父亲功底和母亲的眼力,继续学书,一个「大」字最后用掉了十八缸水。「临池十八缸」由此得名。
满城都有好看的字
其实,绍兴城里古今书法人才辈出,难有其右。早在越王勾践时期便使用的「鸟虫书」是古越书法最早的实物,也是越中书法的起源。古有王羲之、徐谓、赵之谦等,今有沈定庵、朱关田等书法大家,难以一一列举。
在绍兴的街巷里,随处可见书写漂亮的文字,堪称海内外独有的一道风景,更是绍兴最光彩的一面。在城内随意查看会发觉,贴在各个台门的福字和对联,大多由家人书写而非购买印刷品张贴,优美而各具风格;街道两旁商铺门前,都是毛笔或粉笔书写的告示和商品资讯,工整漂亮。路过一家文教铺,闲下来在门前桌上习字的男老板,脸上不知什么时候粘上了墨汁──如此景象,在大陆很多城市已经不见了。
©王远昌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20 年 1 月 【走探抖音网红:文艺成都、火爆重庆 双城记事】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
↶↶↶追踪旅读IG,最新动态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