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
萬水千山總是情
玉蘭花開時節,四十三名港澳作家應中國作家協會的邀請飛越兩千公里,齊聚北京,在短短三天時間裡, 展開一系列密集的文學交流、對話和訪問。這個主題為「萬水千山總是情」的「港澳作家回家」活動,處處激盪着文學的火花,洋溢着親情、友情。我本人代表香港文學出版社向中國現代文學館捐贈了劉以鬯先生〈關於意識流〉手稿複印件和《香港文學》1990年1月創刊五週年紀念號。我書寫的「萬水千山總是情」四尺橫幅書法作品,作為香港作家代表團的禮物贈送給中國作協。我們期待香港和內地文學界今後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動,共同書寫中國文學的「花樣年華」。
本期「歐華小說專輯」刊出劉瑛、司志強、金子、平平、蓋峰、昌宏、金弢、夢娜八位作家的作品。作者來自德國、法國、匈牙利、荷蘭,專輯涵蓋留學生敘事、打工者敘事、中餐館敘事、異國婚戀敘事四大主題,描繪了旅歐華人的學習夢、創業夢和情感夢。
安靜對專輯進行了述評,認為歐華作家通過描繪旅歐華人的夢想,「打通了身份背景各異的海外華人,共同構築他們的命運紐帶。作者來自不同行業,包括經驗豐富的資深作家和初出茅廬的新人,成熟度各有差異,風格各有千秋,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歐華小說寫作現狀的切片成像」。
「我與《香港文學》」欄目刊出蓬草女士的〈遙遠、親切〉。蓬草是香港作家,已移居法國數十年, 但與《香港文學》的緣分至今不斷。我曾經為「香港作家散文專輯」向她約稿,這次她又為《香港文學》創刊四十週年送來大禮。香港和巴黎相距近一萬公里,她說,每當《香港文學》跨越萬水千山,送抵她的手中,「除了感到有朋自遠方來的不亦樂乎,更感到無比的親切」。美國作家王性初、奧地利作家方麗娜的來稿,也都表達了在海外收到並閱讀敝刊時的喜悅和滿足。王性初把《香港文學》雜誌比喻為「在異國他鄉心靈的窗口,精神的糧倉」。方麗娜說,她和《香港文學》雖「天涯相隔,卻共情共鳴,息息相通」。「它像一縷縷風,帶着東方的氣息,飛越萬水千山,呼嘯而至。於是,在維也納的晨光或夕陽下,每當我捧起它,專注於那一抹散發着墨香的文字,便有種福至心靈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說, 《香港文學》既是作家發表純文學的園地,也是一座橋樑、一個文學信使,連結了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和文學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