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神食糧】高雄漁港最響亮的聲音:一顆匠心,敲出青冥寶劍
高雄興達漁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聲音,不是魚販的叫賣聲,
而是港邊的興達刀鋪裡,傳出陣陣鏗鏘有力的打鐵聲。
隨著農業時代過去,打鐵街一條一條消失,
但這個海邊的打鐵舖子,爐火卻還倔強地冒著炙熱的煙
敲打出漁港旁魚販的生財器具,
也鍛出了李安鏡頭下、大俠李慕白手中的青冥劍。
郭常喜是第三代打鐵子弟,從父親手上接下鐵砧與鐵鎚,打鐵生涯即將邁入第六十載。郭常喜的童年時光並不輕鬆,七歲就在父親的打鐵鋪幫忙,小學念到三年級,父親即不准他繼續上學。「那時候爸爸常說,讀書哪會讓你有飯吃,」回憶起父親,郭常喜一臉懷念,「小時候太辛苦不願意做,我爸還跟我說你不做,我拿條鐵鍊把你栓在鐵砧下。」
父親沒有真的拿鐵鍊綁住郭常喜,但就像有一條無形的線,這個鐵砧就這樣跟了郭常喜一輩子。郭常喜的父親壯年離世,留下鐵砧、鐵鎚跟四個弟妹,父親臨終前告訴郭常喜:「想吃飯的話就要多努力做,打鐵這行,你努力做,就會有飯吃。」作為長子,郭常喜廿歲就開始養家,一手拉拔四個弟妹長大、完成學業。
精益求精,使命必達
然而打鐵舖一家一家倒,為什麼就郭常喜的刀鋪屹立不搖?關鍵在於「創新」。年輕時候的郭常喜曾經環島臺灣一周,就為了拜師學藝。備齊了各行各業的打鐵技術,郭常喜的刀鋪什麼案子都能接。曾經放下生意,遠赴日本學習更進階的刀具製作技巧,讓他搭上了臺灣產業起飛的年代,接了好一陣子的精密食品機械刀生意。
關於的打鐵業的未來,郭常喜說除了製作工具,更重要的是走進藝術與文化。從小喜歡武俠文學的他,研究古書,把戰國晚期的積層摺疊花紋鋼的打造技術,重現國人眼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安《臥虎藏龍》裡的青冥寶劍。當時他告訴李安,只要給他圖形跟規格,什麼刀劍他都做得出來,後來李安果真帶資料來訪,郭常喜就為《臥虎藏龍》打造了青冥劍和電影內共四百多件的兵器。
兩個人,一條褲子
「以前都說打鐵是兩個人穿一條褲子,」郭常喜說,在沒有機器的年代,打鐵就是兩人一起,徒弟沒來,師父就沒辦法開工,師徒間的關係非常緊密。過去跟父親一起敲的石砧,如今有了弟子一起對敲,興達漁港旁的打鐵聲,隨著這項古老而美麗的技藝,繼續傳下去。
旅讀微電影
匠心常喜──三代打鐵大師
立即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_P_JFC5GY
↶↶↶加入旅讀LINE@好友,免費送旅讀中國雜誌到你家!數量有限!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年2月號【探詢內蒙古:呼倫貝爾】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