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十年策畫,一展迷人!佛陀紀念館3D石窟重現敦煌精采!

【作者】
文_Elisa/旅讀 圖_敦煌研究院、 曾歆/旅讀
2024.01.31

準備了十年,才得以讓敦煌藝術隔著海峽精采重現!

 

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正展出「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其中利用3D技術,重現中央柱窟432窟、第45窟、第3窟的景像,以及七座藻井和五台山壁畫新媒體展示,連同百餘件真跡或臨摹等珍貴文物,跨越四千四百公里,首度在台現身,是百年來規模最大最精彩的敦煌特展,令觀展者驚歎連連。

 

佛光山敦煌藝術特展 ©曾歆/旅讀

 

佛光山 佛教海線絲路新媒體藝術特展 ©曾歆/旅讀

 

海運、3D、新媒體,重現千年敦煌

 

這次敦煌石窟的藝術珍寶來台展出,包括3D的中心柱窟實體和多件臨摹文物,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本次展覽策畫了十年,文物價值和布展難度,都相當具有挑戰性,11月就上船海運來台,歷經眾多困難,但可看性極大。

 

佛光山敦煌藝術特展 ©曾歆/旅讀

 

尸毗王本生故事畫  莫高窟第254窟 北魏 ©敦煌研究院提供

 

如常法師也表示: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建設佛陀紀念館之初,除了採用與莫高窟近似的黃砂岩磚塊作為結構主體之外,還委請楊惠姍老師在本館彩繪雕塑了取樣自莫高第三窟的千手千眼觀音像,實具有與千年萬里之外的敦煌莫高窟連結的意涵。這次展覽難能可貴。

 

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提供

 

石窟留下千年前的美麗生活

 

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莫高窟被譽為廿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又有「東方羅浮宮」之稱,其地理位置扼絲路南北兩道,中外交流十分頻繁。現有洞窟735個(約五分之三為隋、唐時期所建鑿),壁畫45,000餘平方公尺、泥質彩塑2,400餘尊,是中國石窟造像、壁畫發展演變的活化石,也是觀者能穿越時空的最佳工具。

 

前來主持開幕的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指出:敦煌莫高窟不只是反映絲綢之路多元文明交融薈萃的文化寶庫,也是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遺址。

 

雖然敦煌石窟藝術大多以佛教內容爲主,但用以表現佛教義理的畫面素材,大多取自當時的現實生活,諸如城垣屋宅、亭台樓榭等建築,家居飲宴、婚喪嫁娶、生子育兒、衣冠服飾等民俗風情,耕田、狩獵、紡織、釀酒、鍛鐵等生產場面和生產工具、步兵、騎兵的戎裝、兵器和戰爭場面等,在某種意義上是表現了一千年的古代社會生活的第一手數據,是非常珍貴的文化數據庫。從中可見到不同的生活素材,以及不同文化元素的交融。

 

上_五百强盜成佛因緣故事畫 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 ©敦煌研究院提供
下_鹿王本生故事畫 莫高窟第257窟 北魏 ©敦煌研究院提供

 

張騫出使西域圖 莫高窟第323窟 初唐(618-712)©敦煌研究院提供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   莫高窟第103窟 中唐 ©敦煌研究院提供 

 

絲路,從東往西,或許就是西方人心中的「絲路」、「茶路」,但從西往東,卻是東方人的「宗教之路」、「玉石之路」、「音樂之路」,這條串起東西方文化與商業之路,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是一條夢求之路,更別說絲路沿途上一窟窟精采絕倫的佛教藝術遺跡與出土文物,雖然它們大部份早已千瘡百孔,但仍然能從留下的一撇一點,窺見千年歲月的美麗積累、虔誠佛徒的精實藝術。此展通過科技、多媒體方式呈現,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藝術、心靈旅程。

 

---

除了觀展之外,若想進一步了解敦煌藝術,佛館尚舉辦兩場講座可供報名:

2024/03/30(六)09:00-10:30 系統的領略敦煌石窟藝術之美 / 南華大學文學系 鄭阿財 教授

2024/04/06(六)10:30-12:00 講題敬請期待 /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 鄭炳林所長

線上報名:http://lnago.com/ADQJ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