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別報導】走入千年大漠的圖書館:另類的大漠英雄
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古絲綢之路上的交易重鎮邊上,千餘年前,來自地中海、中亞、波斯、印度等地的文明,就已經匯集於此,使得這處沙漠綠洲漸成信眾雲集的佛教重地。
清朝末年,一位俗名王圓籙的道士,在雲遊之際途經敦煌。當時他見莫高窟一帶充斥著殘破不堪的廟宇以及流沙的洞窟,因無人看管,導致自然與人力的嚴重破壞;近知命之年的他,對於宗教復興懷有強烈使命感,於是便發願要重修莫高窟。爾後,他每以化緣手法來解決修繕資金的問題,由於他一年到頭都在化緣,敦煌當地人因而又稱王道士為「王阿菩」,藉以形容他的一副菩薩心腸。不過,身為道士的他,卻是依自己對道教的理解來重修並改造莫高窟。工程的第一步驟,便是設法洞窟底層的積沙── 由於力薄財乏,光是第十六窟淤積泥沙的清理作業,就花費了近兩年的時光。
藏經洞內河西都僧統洪䛒之塑像 ©楚人
藏經於洞,重見天日
關於藏經洞重見天日的經過,坊間流傳著數種內容;最有名的,當屬工人因抽旱煙而於偶然間發現的說法了。
那天早上,楊姓雇工用芨芨草點完旱煙後,他照往例把芨芨草插到牆縫裡,這次卻沒法插到底。他再仔細以煙鍋頭敲擊牆壁,發現聲音空洞、迴響沉悶,可見壁後實為中空地帶;楊先生將這個怪異現象告訴了王道士,當晚兩人於是悄悄沿著裂縫、去除十六窟後面封閉處的泥層,孰料一扇小門陡然現身。待拆卸的煙塵散去以後,眼前呈現一方漆黑小窟 ── 在這個高約一百六十公分、寬約二百七十公分的矩形石室中,古代的經卷和法物滿滿由地面一直堆到穹頂,布包、造像等物什也都整齊有序地存放著⋯⋯王道士的墓誌上,如此浮誇地記錄了這歷史性的一刻:「沙出壁裂一孔,彷彿有光,破壁,則有小洞,豁然開朗,內藏唐經萬卷,古物多名,見者多為奇觀,聞者傳為神物。」
藏經洞內栩栩如生的壁畫 ©楚人
藏經洞內有記載建造洪 紀念堂始末的唐代碑刻 ©楚人
無告的悲哀
文化程度不高的王道士在發現藏經洞後,他隱隱覺得這是一樁重大事件,應該擇期稟告朝廷。一九〇二年,敦煌來了一位新知縣汪宗翰,王道士於是向他報告;汪知縣只讓王道士就地保存、看管藏經洞,並未提出更具象的方案。王道士心有未甘,又從藏經洞裡挑選幾箱經卷,騎著毛驢日夜奔波抵達肅州(酒泉),冒著可能遭遇野狼與土匪的危險,覓得時任安肅兵備道的道台廷棟,呈上經卷並說明情況,沒想到廷棟簡單地看了幾眼,便說「經卷上的字不如我的書法好」,旋即打發了王道士。
而當時的甘肅學政葉昌熾,是名傾一時的金石學家,從他的《緣督廬日記》中可得知,他曾收受知縣贈予他的「藏經洞禮物」,包括畫像兩幅、寫經五卷,且深為自己無法親訪敦煌為憾── 從此處便可看出,這位學政隱約覺察這批古物的價值,當時他甚至建議甘肅藩台將藏經洞中所有藏品運至蘭州保存,只不過中央朝廷時逢八國聯軍侵略、並簽署《辛丑合約》,合約中詳載的巨額賠款數字落到各省頭上,於是甘肅地方各級衙門忙於征斂賠款,無暇他顧,葉昌熾的提議到了甘肅番台衙門那頭,主事者以運費高昂為由,打了回票。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20 年 4月 【海上之城-泉州】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加入旅讀Telegram,最新動態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