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止於至膳】何以催香?唯有杜康:對酒當「鍋」好「食」節
寒涼的秋冬時令,
餐桌間登場的鍋物與酒品既能攙和共食,
亦得分頭並用──若此二者能夠長相為伴,
一頓餐食不知該有多麼愜意?
北京的各白酒廠,幾乎都生產「二鍋頭」。他們全選用優質高粱為原料,以麩麴和酵母為糖化發酵劑,再採用傳統的「老五甑」工藝,亦即將原料和輔料清蒸後,經低溫入池,適當發酵,緩火蒸餾,掐頭去尾等工序,貯藏精釀而成。
本酒酒液清亮透明,香氣芬芳,酒質醇厚,酒力強烈,入口勁爽飆烈,適合搭配火鍋,亦適用於烤肉,其滋味之佳美,令人回味不盡。此酒銷量之大,信譽之高,向為北京白酒類之冠,紅星牌尤知名,銷往中國各地,拓展海外市場,均可見其蹤跡,而且頗為搶手,難怪有人撰詩讚曰:「京城古釀二鍋頭,歷經滄桑譽名傳,傳統工藝酒清冽,勸君飲用陶陶然。」
酒品與鍋物的互動
既然酒類與鍋物頗能相輔相成,就不能不說說隨園主人的觀點。事實上,袁枚對酒的看法相當特別,他指出:「大概酒似耆老宿儒,越陳越貴,以初開罈者為佳。諺所謂『酒頭茶腳』是也。炖法不及則涼,太過則老,近火則味變,而謹塞其出氣處,才佳。」因而酒頭是酒釀好陳貯後,開罈而取的好酒,由於罈底會有沉澱物滋味,就不清洌而質遜,不如上層來得美妙了。
臺灣用大米釀的酒,有白酒,有黃酒。前者如紅標米酒、米酒頭、稻香白酒等;後者則有紅露酒、黃酒、紹興酒、花雕酒等。紅標米酒價格便宜,一直是烹飪上的要角。而現在所要談的,即是這類色呈透明的米香型白酒。
米酒的釀法不外兩種,有純的,也有加料的。加料的手法源自唐代,此即羊羔美酒。現今用去皮煮熟的肥豬肉,其肉、酒的比例為商業機密,每家酒廠不同,從三比二到十比一均有,而浸肉的時間也不一樣,但一定要達到一個月以上。其名品首推號稱「玉潔冰清」的「米酒之王」豉味玉冰燒(註:產於廣東石灣佛山鎮),而九江的雙蒸酒,亦有不錯的口碑。
不容小覷的小麴
釀米酒必用小麴為糖化及發酵劑。小麴又名藥麴、酒藥、餅麴,主要是用大米、米糠等為原料,配加少量辣蓼草、中草藥,接種酵母培養製成,因其質細而純,故稱小麴。如按顏色可分白麴、黑麴;若按成分可分藥麴和無藥麴;如按形狀則可分成麴餅和散麴。以小麴釀製的酒,口味稍醇甜,氣味較清淡;其好處是用麴量少,出酒率高,耗食糧少,常見於嶺南、湘南及廣西省。
事實上,烹調之調,不光只在調味,尤在美化食物的口味。有些高檔食材,價格縱然名貴,可是瑜中有瑕,常會附著一些腥、羶等惡味在內,如不巧為除去,勢必殃及全部,故應予以抑制,各式各樣的酒,即為其佼佼者。
酒味能救味
比較特別的是,早在古早之前,人常用米酒揭下焦飯,現則可將冷藏過的米飯,先噴灑些許,再蒸個片刻,亦能回復至原先的鬆軟狀,仍然頗感適口。而它在調味時,對降低酸、鹹二味,頗具功效;炒、炸之時用此,更是妙用無窮。如加些米酒炒蛋,必增加光澤及鬆軟度;在製作麵托魚或糖醋魚時,將魚先浸米酒再炸,會除去河魚的泥腥味;以米酒燒製三杯系列的菜,更可大增香度及色澤,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物經多滾,總能變味」一語,指的是火候。必須在涮、燙之時,掌握其最佳熟度。例如牛、羊之肉,不必全熟,即可享用,益增其嫩;但在品嘗豬肉時,由於帶有寄生蟲,為了健康,務必全熟;唯又不能太老,導致食味不佳。而海鮮和菜蔬等物,亦忌多「滾」,前者將硬而澀,使其鮮甜盡失;後者則軟且爛,不見特有甘脆,反而有如敗絮,食來不是味兒。由此可見,在享用火鍋時,火候至關緊要。
↶↶↶加入旅讀LINE@好友,送旅讀中國經典期刊到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