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田耕紀》與歷史交織:揭秘古代「踏歌」

【作者】
文_李開周 圖_《田耕紀》官微、Wikimedia Commons
2023年12月號 第142期
2023.11.29

空地上,村民手打拍子,黃牛也來助陣;姑娘和小夥,抬起胳膊,屈起手肘,繞圈跳舞。熱鬧非凡的江南鄉間夜晚景象,正是出自熱播田園劇《田耕紀》。

 

穿梭時光,一同揭開彼時人們跳的究竟是何種舞蹈。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這首《贈汪倫》讓後人得知唐朝有「踏歌」,但卻沒說踏歌應該怎麼踏,又該怎麼歌。好在愛奇藝新劇《田耕紀》播出,女主角連蔓兒穿越到古代,與古時玩伴一起踏歌,讓觀眾隔著螢幕體驗了一回。連蔓兒參與的踏歌果真是李白詩中描寫的踏歌嗎?踏歌究竟從何時興起?跟隨《田耕紀》劇情,進入那個踏歌時代。

 

 

三更半夜舞不停

 

先給沒看過這部劇的朋友介紹一下劇情:女主角本是現代人,在體驗一款XR遊戲時誤入古代,成為江南村姑連蔓兒,又碰巧結識英俊瀟灑的男主角沈諾,然後兩人聯手鬥反派、組團搞經營,不僅發了大財,還終成眷屬。劇中何時出現踏歌呢?那是在第四集結尾和第五集開頭,中秋將至,稻穗金黃,江南鄉間布穀聲聲,在一位男配角盛情邀請下,女主角平生第一次體驗踏歌。

 

那次踏歌場面不小,全村姑娘和小夥都參加了。在村口一大片空地上,有一堆篝火燃起,一個中年男子手提水桶和笤帚,用笤帚從水桶裡蘸水,對著篝火輕輕潑灑,邊灑邊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後面跟著另一個男子和一頭黃牛,二人一牛繞場一周,踏歌活動正式開始。有人敲鼓,姑娘和小夥們都用手掌打著拍子,轉著圈跳舞,邊跳邊喊號子:「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小夥可以邀請鍾意的姑娘,如果姑娘接受邀請,就抬起胳膊,屈起手肘,與小夥手肘相接,然後兩人相對,轉圈舞蹈,就這樣從傍晚一直跳到深夜。

 

©《田耕紀》官微

©《田耕紀》官微

 

 

一杯酒換一支舞

 

《田耕紀》最初是以宋朝田園生活為背景,後來擔心會在歷史元素上翻車,就將時代背景模糊處理。假如這部劇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宋朝,那麼宋朝流行踏歌嗎?我查閱相關論文和學術專著,發現很多學者都以北宋《宣和書譜》為依據,證明宋朝南方女生有在中秋月夜踏歌的習俗。具體講,就是說《宣和書譜》裡有一段記載:「南方風俗,中秋夜,婦人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為盛集。」

 

其實這段記載是不能拿來做證據的,因為它雖然被寫進北宋末年出版的《宣和書譜》,但原文並非宋朝人所寫,而是出自唐朝書帖〈小字三教經〉。講述唐朝女道士吳彩鸞在唐憲宗元和年間,與新科進士文蕭在中秋踏歌中相遇相識,反映出唐朝風俗,跟宋朝毫無關係。

 

©《田耕紀》官微

©《田耕紀》官微

 

宋朝有沒有踏歌?確實有,但要用其它文獻來佐證。《東京夢華錄》第九卷描寫北宋皇帝的壽宴儀式:「第八盞御酒,歌板色,一名『唱踏歌』;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三台舞。」宋朝高檔宴席會用歌舞助興,歌舞節目與飲酒次序嚴格搭配,與宴者每飲一杯酒,就要換一支歌舞。按這句記載,皇帝喝到第八杯酒,宮廷藝人要唱踏歌;然後輪到宰相喝第八杯酒,宮廷藝人演奏慢曲子;最後輪到百官喝第八杯酒,歌舞就變成三台舞。

 

三台舞、慢曲子、唱踏歌,這些歌舞究竟如何表演,如今已經很難考證,但從名字可以猜到,唱踏歌應該跟踏歌有些關聯。

 

 

「正旦日」最宜踏歌

 

《武林舊事》第一卷描寫南宋皇帝的壽宴儀式:「第三盞歌板,唱踏歌,供進肉鹹豉。」宋朝高檔宴席還有一個規矩,就是每喝一杯酒就要換一道菜,當南宋皇帝在壽宴上喝到第三杯酒時,歌舞表演換成歌板和唱踏歌,下酒的菜餚換成肉鹹豉。

 

關於肉鹹豉,拙著《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有所考證,指的是用豆豉煮羊肉,再放入油炸麻花。歌板和唱踏歌是什麼,仍舊不得而知,只能猜想它們可能就是踏歌。當然,也可能不是。

 

©《田耕紀》官微

©《田耕紀》官微

 

明確記載宋朝踏歌的文獻是南宋大詩人陸游的《老學庵筆記》。陸游在該書第四卷描寫當時湖南辰州(今懷化)、沅州(今芷江)、靖州(今靖州)三地習俗,說當地農村的少數民族喜愛聚集飲酒,喝醉了就踏歌:「醉則男女聚而踏歌。」到農閒時節,踏歌場面相當宏大:「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人吹笙在前導之。」一兩百人踏歌,手拉著手又跳又唱往前走,還有幾個人吹著笙在前引領。

 

翻開宋朝詩詞,描寫踏歌的就更多了。例如王安石《後元豐行》:「百錢可得酒斗許,雖非社日長聞鼓。吳兒踏歌女起舞,但道快樂無所苦。」描寫江南鄉村踏歌之風。再如李之儀《正旦日大雪,過秀州城外,聞樂神踏歌打鼓》:「歲除夜雪一寸許,便覺新年喜氣多。大觀元年第一日,一番勝事信可歌。」仍是江南鄉村踏歌,時間卻是「正旦日」,即農曆春節那天。

 

 

一舞化解上皇憋悶

 

從宋朝往前追溯,唐朝更盛行踏歌,除了李白那首《贈汪倫》,還能找到劉禹錫《踏歌詞》:「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顧況《聽山鷓鴣》:「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曉。」還有初唐駱賓王長詩《疇昔篇》裡的一句:「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唐朝正史《舊唐書》第七卷,也有唐明皇李隆基在元宵之夜安排宮女出宮踏歌的故事:「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門觀燈,出內人連袂踏歌,縱百僚觀之。」當時李隆基被迫退位做太上皇,內心憋悶,趁正月十五觀燈,讓宮女踏歌,憑百官觀賞。

 

©《田耕紀》官微

©《田耕紀》官微

 

唐朝以前有沒有踏歌呢?肯定也是有的。《後漢書‧東夷傳》載有朝鮮半島南部馬韓部落在農閒時節「數十人相隨,踏地為節」的習俗,葛洪《西京雜記》載有漢高祖劉邦在位時,每年十月十五宮女「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凰來〉」的場景。

 

再往前追溯,我們能在青海樂都縣柳灣遺址出土的陶盆上,看到五千年前一群原始人手拉手圍成一圈踏歌的彩繪畫面,如今這幅畫面已經成為柳灣彩陶博物館的logo,被考古學界稱為「連臂踏歌」。如果跳出中國,往西亞看,伊朗也出土過一些類似的彩陶,彩陶上也繪有相似的連臂踏歌場景。由此推想,踏歌不僅起源早,而且絕對不止盛行於東亞。

 

 

踩著拍子喊號子

 

再把歷史的指針撥到宋朝,南宋畫家馬遠的〈踏歌圖〉和另一位畫家劉履中的〈田畯醉歸圖〉上,也都有人在踏歌,但參與者均為中老年男子,他們都用腳踩著拍子,搖頭晃腦跳得很開心。遺憾的是,無論圖畫還是文獻,目前都不見對於踏歌更為詳細的刻畫。顧名思義,踏歌自然要有踏的動作,但究竟要踏出什麼樣的拍子?踏歌自然還要有歌,古人踏歌時唱的又是什麼歌呢?今人都只能靠想像來補充。

 

©《田耕紀》官微

©《田耕紀》官微

 

從五千年前彩陶上的連臂踏歌,到漢高祖劉邦在位時宮女們的「相與連臂,踏地為節」,再到《舊唐書》中宮女們的「連袂踏歌」,以及唐詩《踏歌詞》裡的「堤上女郎連袂行」,還有陸游筆下湖南少數民族「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似乎可以歸納出踏歌的三個特征:一是人數眾多,二是手拉手,三是用腳踩拍子。可是南宋馬遠〈踏歌圖〉上那幾位踏歌的中老年男子,只是在搖頭晃腦踩拍子,並沒有手拉手,說明踏歌可能有多種形式。

 

所以,《田耕紀》中那些青年男女踏歌時既不手拉手,也不唱歌,僅僅踩著拍子喊號子,這種踏歌未必違背歷史。

 

馬遠〈踏歌圖〉,南宋 ©Wikimedia Common

馬遠〈踏歌圖〉,南宋 ©Wikimedia Common

 

 

****************************************

 

李開周

 

李開周

 

專欄作家,古代社會生活史研究者,擅長將生硬歷史以活潑生動方式呈現。出版書籍數十本,著作有《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包公哪有那麼黑:你所不知道的包青天》、《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與《誰說不能從武俠學數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