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銅話故事】 地表最複雜詞語:銅器裡的「中國」

【作者】
文 _ 謝博霖 / 旅讀 圖 _ 任中豪 / 旅讀
2021年3月號 第109期
2021.03.19

「中國」這個詞語,在時間的推移中,屢次改變它的意義範圍。隨著歷朝歷代一次次新闢疆土,中國的範圍逐漸擴大,也有些地方永遠被逐出中國,像是漢代領有的越南北部與朝鮮北部。

 

 

一九六三年陜西寶雞出土一件西周初年的酒器「何尊」,其銘文就出現了「中國」二字。

 

這聽起來很夢幻,因為曾經有一些人主張中國是晚近才形成的概念,看來西周時代就有了「中國」,真的嗎?解釋文句,不能只看單詞,更應該注意上下文脈絡。比方說,同樣是「多少」,「夏天衣服能穿多少是多少」,「冬天衣服能穿多少是多少」,兩個「多少」,意思完全不同。

 

何尊銘文記載,當時周成王剛遷都到成周來,為武王舉行了祭典。祭完之後對宗親會成員,也就是器主何發表演說:「你的老爹過去給文王出了不少力,讓文王接受了天命。武王伐商成功,就曾經向上天說過要住在中國,從中國治理萬民。

 

哎呀!你要好好向父輩學習,勤勞努力,敬業工作。我不是聰敏之人,所以要拜託你監護、幫助你的王(也就是我本人)敬德以順應天命!」王宣告完畢,賞賜給器主何很多錢,用來鑄造青銅器。

 

銘文中提到周文王、周武王,那麼當時的王肯定就是周成王了。我們知道周成王即位時根基不穩,周公輔佐他,在東邊的洛陽建造了陪都「成周」。這個東方新都心計劃,源於周武王的構想。但是周武王說「宅茲中國」(要住在中國)是未來式,也就是說,武王當時不住在中國,才會說未來要住在中國,從那裡治理萬民。所以這個「中國」的「國」,指的是某一個地區,「中國」也就是中土地區的意思。

 

相對於中國,西周金文還有不少別的「國」,像是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宗周鐘」,銘文上就有「南國」。西周時期還可能有標示各「國」的地圖。

 

因為西周政府對外擴張方向大致是從西方向東、南進軍,所以西周金文中很常出現「南國」、「東國」,都是南方、東方的疆土,也就是南域、東域。既然周人稱洛陽地區為中國(中土),那麼他們自覺是西方人嗎?

 

在《尚書‧牧誓》就記載周武王在牧野之戰誓師,將跟著武王東征的部下與盟邦稱為「西土之人」。〈康誥〉篇中,周公回憶父親周文王和幾個盟邦一起治理「我西土」。〈酒誥〉篇更是點明周文王在「西土」建國。西土,就是周人老家陜西關中地區。

 

真正的國家──「邦」

 

等等……如果「國」不是國,而是地域,那麼古人是怎麼稱呼國家呢?而且《論語》中就有「道千乘之國」,怎麼就「國」不成國了呢?

 

答案同樣也在《論語》中出現:「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邦」才是最初表示國家概念的詞彙。前面提到的宗周鐘,記載周厲王擊敗了南國的敵人後,來朝見的有廿六「邦」。而其銘文末尾,厲王祈求自己能萬年無疆,長保「四或」(域)。

 

前面的「邦」就是國家,後面的四域,指的就是東、西、南、北四方疆土。另一件青銅器大盂鼎說:「武王嗣文王作邦。」意思就是說武王了繼承文王的建國大業。青銅器銘文只有某邦,沒有某國,如「周邦」、「晉 邦」、「鄭邦」、「齊邦」。像是故宮所藏「國差」就有:「齊邦謐靜安寧」,另一件故宮藏品「陳侯午簋」也說「保佑齊邦」。

 

為什麼現在我們在古書上看到「國」與「邦」平分秋色呢?這就要問問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根據學者研究,因古書遭劫於秦火,又經漢朝人復原編纂,而漢朝為了避劉邦的諱,選擇義近的「國」來替代「邦」。 相對於在漢代整理復原的古書,埋在地底的出土文獻,可以說是避開了種種俗世紛擾的時光膠囊。當我們解讀銅器、竹簡上的文字後,就會發現當時「邦」是「邦」,「國」是「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