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晉商的努力,俄商的角力:起伏能否由我?
俄國也曾大量輸入鴉片進中國的蒙古及西北如新疆等地區,十九世紀末亦引進茶種及中國製茶技術,使得俄國十月革命之後有底氣切斷中國的茶葉貿易。
但相較於英國,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市場以及俄商,就顯得高度依戀中國茶,中國茶磚甚至很長的時間都比貨幣更讓這些游牧民族喜愛。
這條中俄萬里長路的前面一百卅多年,可說是由晉商走出、壟斷的,後面的近七十年則大致由俄商所營運獲利。它既是一條晉商與俄商飛黃騰達的高速公路,但同時也是晉商的窮途末路、俄商的譬如朝露。
晉商築出風生水起之路
中俄在恰克圖通商後,一向熟悉西北、北方貿易的晉商馬上聞風而至。山西榆次的常萬達亦為其一,開始以茶葉、綢緞交易俄國的毛皮、銀錠,獲利甚豐,甚至將生意做到了俄國境內。為了鞏固貨源,一七五五年,常萬達來到武夷山下梅村,找到了下梅鄒氏,請其擔任常家固定的茶葉供應商,由此打開萬里茶路的序幕,並且一結緣便是百年。
透過恰克圖貿易,晉商寫下輝煌的一頁。在東西方都是壟斷貿易的時代,長於陸路運輸的晉商有著嚴格的學徒訓練,行商時紀律嚴整,整合國內上下游產業,拉出從福建到邊陲的長程貿易,他們的組織與商業、談判技巧在那個時代是先進的,手法上勝過俄商,中國輸往俄國的茶葉數量因此倍增,一七九八年約一點三萬擔(Piculs),到了一八三九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更達近五點四五萬擔,超過四倍。
湖北羊樓洞茶磚古鎮。©柯炳鐘/CTPphoto
俄商一夕豬羊變色
恰克圖交易開通了一百卅三年後,俄國沙皇終於在一八六一年廢除茶葉專賣制度,規定任何茶葉只要繳納每鎊卅五盧比的關稅後即可自由輸入,更多的俄商蜂湧進中國想搶食茶葉貿易大餅。
眼下晉商壟斷整條商路及上下游,俄商通過自己的政府向中國清朝政府施加壓力。一八六二年,《中俄北京條約》及《中俄陸路通商章程》的簽訂,為俄商取得了庫倫、張家口、喀什噶爾等地免稅的特權,清政府還開放了包括天津、漢口、九江等在內的十一個口岸,規定俄國人可以深入內地貿易,只需交納百分之二點五的子口稅,等於歡迎俄國人進入江南茶區大顯身手,不但立馬徹底擺脫晉商的束縛,還一下子取得了晉商望塵莫及的強勁優勢,恰克圖買賣城的中國茶行馬上從數百家銳減至十餘家。
漢口巴公房子,是此地第一座多層公寓,由俄商巴諾夫出資所建。©圖蟲創意
「打不死」的晉商!
百折不撓的晉商在一八六八年夏天,呈請同治皇帝准予他們過恰克圖赴俄羅斯經商,終獲允准。於是之前退守在呼和浩特、張家口、包頭、烏里雅蘇台等地的千位華商群情激動,在沿途官民的祝福下,帶上茶葉和駝隊奔赴俄羅斯各地,為收復商業失地背水一戰。
在接下來的駝隊與輪船的競賽中,中國商人在次年就與俄國商人打成平手,對俄輸出茶葉十一萬擔,兩年後達到廿萬擔,俄國商人從中國市場仍僅輸出十一萬擔,對朝廷和自己交出了一份傲人的成績單。
歷史再次豬羊變色
只不過,把機械化生產和運輸結合得完美無瑕的俄商,怎麼也不會想到歷史再次豬羊變色。茶葉生意正經營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不過六十年多一點,就接續迎來一九二四年外蒙古獨立、隔年蘇聯將茶葉貿易收歸國有,並限制茶葉輸入,以及一九二九年發生中東鐵路事件導致中蘇斷絕邦交,茶葉貿易深受嚴重重創,別說中俄茶葉之路了,連邊境貿易、經商的商人都消失不見了。
俄國、英國以工業化、另起茶源地、條約合約等壟斷中國茶葉的對外貿易。理論上,喝過洋墨水、具有國際貿易經驗及外語能力的晉商,應該最有機會贏得局面,然而因為領導層的「持盈保泰」信念、對於機械化的不屑與延宕,導致不斷錯失機會,使得從茶葉加工、金流現代化、運輸等方面都跟不上潮流競爭。再加上地方稅收、海關關稅的刁難、滿清政府、官員、外商的倒帳,終至全盤皆空。
十九世紀中葉俄羅斯於漢口開闢的租借地。©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