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跟我走】炸元宵、吃泡饃、喝羊湯:古城裡,只屬於西安冬日的小幸運
「春寒料峭,陽光燦然。此時的長安城上空萬里無雲,今日應該是個好天氣。」中國當代青年作家馬伯庸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描繪了天寶三年,元宵前夕,隆冬中的長安城……
我在西京,天氣晴,但凡一點沉鬱之氣也被風吹散──或許這是正小說家慣用手法,清風朗月之後肅殺詭譎的權謀,一章章看下去,表面的和平,遮蓋不住城安城內的翻雲覆雨手。
但旅行不是小說情節,冬季舒適的氣候,也許正是西安給許多旅行者的第一印象──要知道,十一、二月的北京,大風吹過可以把人臉蛋刮到生疼,戶外多幾次深呼吸,乾燥的冷空氣長驅直入,支氣管瞬間成為冷凍庫,相形之下,最冷不過零度上下,爽而不燥,冷而不凍,偶爾下幾場雪的西安,對於住慣了北方的旅行者而言,簡直是天賜。
何況,西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哪樣不是為冬季而生的?
一碗泡饃,四種吃法
冬季來訪西安,你和心滿意足的距離,只差一碗羊肉泡饃。
安定門左近的「同盛齋泡饃館」是當地人都知道的老字號,一到假日,擠滿了外地來「打卡」的食客,大快朵頤之前,先得正襟危坐,老老實實地手掰泡。
講究的老西安會告訴你,在當地,泡饃有四種吃法:一曰「水圍城」,即將饃和肉摞在碗中央,周圍一圈湯;二曰「口湯」,湯、饃一起快吃,合格標準是吃到最後,碗裡只剩下一口湯);三曰「乾刨」,即肉湯較少,將饃泡軟泡出滋味即可,碗內沒有多餘湯汁;最後曰「單走」,一碗湯、一張饃,不剝碎直接揪著吃。雖美名曰四種吃法看似變化多端,但細想並無本質差別,更多是為顯本地文化豐富,生搬硬湊的瞎講究──當然,這話只能擱在心裡,要開口提了,平時本分的陝西漢子可是會粗了脖子,拚了命捍衛家鄉美食的尊嚴。
胡辣湯,早餐不能沒有你
另一個冬日裡的小確幸,就是大半個北方都愛的胡辣湯。胡辣湯最早出自河南,到了陝西,又有些變化。
整個西安人氣最旺的胡辣湯小店,莫過於和平門附近的「馬老四」。每日清晨六點半開始營業,只賣到中午,門口大排長龍的隊伍,都為只要七元一碗的胡辣湯而來。大塊牛肉丁厚切下去,完全不惜本,加上木耳、豆皮、粉絲、花生、胡椒燉煮,淋上豔紅的辣油,一口下肚鮮、香、辣、燙俱足,微微冒汗,全身都熱了起來,舌尖還有些麻麻的,再加上論斤賣的蔥花油餅(在中國大陸,一斤等於五百公克),很符合老陝們樸實古意的風格。
©圖蟲網
來回民街,吃份炸元宵
大雪後已近年末,西安人還有幾件要緊事得辦。
西安人冬日是不能不吃元宵的,二十多年老店「北稍門元宵」在冬至前三個月開賣,一直到正月十五收攤,每年只做一季生意。為什麼其他時候吃不到北稍門的元宵?老闆的說法是,所有元宵均以東北過來的優質江米研磨而成,而東北稻在九至十月收成,這便限制了製作時間,大概是原材料好,北稍門的元宵果然有著淡淡的天然米香,除了常見的芝麻餡,山楂和核桃餡特別受歡迎,前者酸甜解膩,後者吃得到大顆的核桃果仁,非常有幸福感。
回民街上「彥彬元宵店」名氣就更大了,元宵節前後人龍排得老長,保守估計,百來號人跑不掉。這裡的「炸元宵」人氣到爆表,雪白元宵放入滾燙熱油後膨脹成了兩倍大,金黃外皮又酥又脆,一口咬下能拉出絲來,內餡呈流心狀,甜糯香軟、五仁、山楂、葡萄乾、玫瑰核桃、玫瑰花生,幾種口味任君挑選。
如果說冬日來到西安還有什麼煩惱,約莫是世界那麼大,美食這樣多,要當名瘦子,未免也太難太難了。
©圖蟲網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9 年 11 月 【古城新事.京畿道】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加入旅讀LINE@好友,好康優惠訊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