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神食糧】每個人都是自己國家的大使:聽在地人說原鄉事

【作者】
文_鍾婉華/旅讀中國 圖_大田出版
2018.05.14

一般人想去旅行的地方,往往很遠;反倒距離近的地方,因為熟悉而容易習以為常,觀光客會好奇的人事,都因距離近而視而不見,會留意關注的多在遠方,他方的建築吃食彷若親如鄰友,現實中的鄰友卻疏如生人。然而近年有些旅人將注意力收至眼前腳邊,就像土耳其有句諺語:「每個人都是自己國家的大使」,經不同媒介宣傳自己的家鄉。同時,藉由家鄉故事現形的過程,也可為了解世界提供多一種參照。

 

足跡遍布全球的非營利組織工作者褚士瑩,亦走上再發現的旅程,為了想親自採龍眼花,他等了一年,某日傍晚才等到一通簡訊:「明天早上七點確定開花」,即興沖沖連夜趕去,希望可以跟當地小農學習製作自明代以來的龍眼花茶。就在抱著睡袋、坐在深夜的龍眼樹林間,漸漸地,他不禁有股熟悉感,沒想到龍眼花香喚醒他的記憶。原來,廿多年前,褚士瑩受臺南縣長委託更新縣史,交稿後他即前往埃及就學,這段往事便隨著他在世界各角落生活而快速遺忘了,在廿多年後回到現已不復在的臺南縣、今已劃為「西拉雅」的古老淺山區,似乎是受到祖靈的召喚。

 

「西拉雅」,這個像音譯的地方在哪兒呢?它坐落於嘉南平原東邊的淺山和山麓地帶上,是當地人未必知曉的地區,然而隱形並不表示不存在,為了讓它現形,褚士瑩決定開一門「發現西拉雅」課,召集不同專長的夥伴各司其職開發設計行程景點、活動、特產等,並邀請孔子君跟拍記錄影像,他則負責說故事,把新的發現和探索寫成《在西拉雅呼喊全世界》。

 

這一門發現課共有九課,滿載西拉雅人的故事,如自耕自種養野豬、復育東山咖啡開咖啡館,百分百抓住瞬間將花粉裹在冰糖不炒焦的馬尾阿伯;堅持不聰明的耕作心態,幫地主割草以保留螢火蟲的梅農;要連續五天每兩小時巡火一次,做完兩個月瘦十公斤,以土窯烘製龍眼乾的小二哥等等,遵循大自然規律、節制不搶快的生活故事。

 

廿多年前,褚士瑩離開臺灣去認識世界,而今回到西拉雅的土地,親身經歷作物化為食物的過程,讓他看到自己;透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再發現自己如此貼近美好生活的需求,每一顆果實,原來這般真切歷經陽光地氣和諸多人的汗水──旅行,不一定在遠方,在腳邊實地的生活,即是旅行。

 

《在西拉雅呼喊全世界》

作者_褚士瑩

攝影_孔子君

出版_大田出版

©大田出版

 

↶↶↶加入旅讀LINE@好友,免費送旅讀中國雜誌到你家!數量有限!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年5月號【南疆,千年趕集!】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