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古代貪官金屋藏「椒」?《唐朝詭事錄》帶你一窺胡椒在古代的價值與文化地位

【作者】
文_ 李開周 圖_《唐朝詭事錄》官微、photoAC、Public domain
2024年10月號 第152期
2024.10.09

今年五月中,大陸市場傳出胡椒價格暴漲,白胡椒從年初每公斤人民幣40元,一度衝破90元大關,漲幅如坐火箭,甚至傳出有人放棄炒股炒房,改炒胡椒。其實早在中國古代,胡椒就是要價不菲的矜貴寵兒……

 

 

古裝懸疑探案劇《唐朝詭事錄》第二季熱播,開場便先聲奪人:佛寺壁畫上的魔王變成兇手,騎著怪獸殺人取肝,還在鬼市追殺男主角盧淩風。就在盧淩風即將喪命的危急關頭,老朋友費雞師及時趕到,用大風扇猛吹兩袋胡椒粉,弄傷魔王雙眼。後來費雞師對盧淩風說:「我要是救不回你,這回可就虧大了,那些可都是好胡椒。你去打聽打聽,一斤胡椒能換多少隻雞?」

 

古代胡椒價格不菲©photoAC

 

劇中化身魔王的壁畫©《唐朝詭事錄》官微

 

劇中從壁畫跑出來作亂的魔王,剋星竟然是胡椒。©《唐朝詭事錄》官微

 

一斤胡椒能換多少隻雞呢?盧淩風沒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替他回答。按現在市價,一斤胡椒也就換一隻雞而已。假如費雞師聽到這個回答,肯定會大發脾氣,因為他還對盧淩風說:「我老費後半輩子,一天一兩隻雞,你可得管我啊!」言外之意,盧淩風必須賠償他後半生要吃的幾千隻甚至幾萬隻雞,才能彌補他為了營救盧淩風而吹走的那兩袋胡椒粉。區區兩袋胡椒粉,卻要用幾千隻幾萬隻雞去換,費雞師是不是太過分了?放到今天自然過分,但在唐朝卻可能合理。

 

用雞醫病的費雞師

 

《唐朝詭事錄之西行》的故事自然發生在唐朝,「費雞師」這個名字在唐朝文獻裡也確實出現過。按唐人筆記《酉陽雜俎》,費雞師是四川人,長相奇特,一雙紅眼睛,沒有黑眼珠,經常在長安城給人治病。他治病的方法更加奇特:不號脈,不開藥,只在病人面前放一隻活雞,他老人家圍著雞轉圈,邊轉圈邊念咒,一會兒就把雞給咒死了(可能預先給雞下了毒),然後病人也就痊癒了。這種療法不屬於科學,只屬於巫術,巫術並不會產生實際療效,但一定能給迷信的病人帶來精神上的安慰。眾所周知,現代醫學誕生以前,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安慰劑療法都貫穿了至少幾千年的人類醫療史。

 

劇中另一個男主角蘇無名也是真實存在的唐朝人物,名字和事蹟在《太平廣記》第一百七十一卷有記載。《太平廣記》原文大意說,武則天賜給女兒太平公主兩盒寶物,卻在洛陽被盜賊偷走,洛陽官員破不了案,便請擅長探案的湖州別駕蘇無名幫忙,最後盜賊落網,寶物追回。

 

編劇創作《唐朝詭事錄》時,將歷史上的蘇無名和費雞師重新塑造:蘇無名仍是神探,但從湖州別駕變成了長安縣尉;費雞師仍是醫生,但從巫醫變成貨真價實的名醫,不再把雞咒死,而是酷愛吃雞。歷史上的蘇無名本來就生活在太平公主時代,劇中沒有改變這個時代背景;費雞師的時代稍晚一些,唐穆宗時期才得以成名,劇中這個角色被提前了幾十年,與蘇無名一起勘破太平公主時代的朝野奇案。至於另外一些重要角色,像盧淩風、盧淩風的助手郭莊、盧淩風的女友喜君、蘇無名的女友櫻桃,則都是虛構的。

 

金屋藏「椒」八百石

 

探討完時代背景和角色設定,現在回看歷史,看看胡椒在古代有多麼重要。

 

《酉陽雜俎》記載:「胡椒,出摩伽陁國,……今作胡盤肉食,皆用之。」摩伽陁國即摩揭陀國,極盛時期統治過印度的大部分地區。《酉陽雜俎》這句話是說,胡椒來自印度,當唐朝人烹飪胡人風味的肉食時,都用胡椒調味。

 

古代交通落後,運輸成本高昂,進口物品的價格自然比本土物品貴得多。然而,現存文獻並沒有明確記載胡椒在唐朝的實際價格,只有《新唐書‧元載傳》收錄了一段故事:唐代宗時期,宰相元載貪污受賄,生活奢靡,被人告發,家產抄沒。元載有哪些家產呢?「城中開南北二第,室宇奢廣,當時為冠。」長安城中兩所府邸,寬廣高大,為當時之冠。「膏腴別墅,疆畛相望,且數十區。」郊外還有幾十套帶著肥沃田地的別墅。「名姝異伎,雖禁中不逮。」一群姬妾歌伎,比宮裡的嬪妃還要漂亮。「胡椒至八百石。」八百石胡椒是多少呢?按唐朝標準容器,一石有六十公升,八百石即四萬八千公升。曬乾的胡椒每公升重達一斤多,八百石胡椒大約六萬斤。

 

《新唐書》羅列元載家產,將八百石胡椒與兩所府邸、幾十套別墅和一群姬妾歌伎並列,就是為了說明元載的貪污腐敗有多麼嚴重,同時也能說明胡椒在當時必然是貴重商品,否則元載沒必要在家裡藏下那麼多。打一個容易被現代人理解的比方,元載家中抄出的那八百石胡椒,就相當於現代貪官家中抄出的幾卡車茅台。

 

元載和八百石胡椒這段歷史非常有名,以至於在唐朝以後的歷代詩詞裡,八百石胡椒都是貪污腐敗的象徵。蘇東坡有詩:「胡椒銖兩多,安用八百斛?」黃庭堅有詩:「何處胡椒八百斛,誰家金釵十二行?」明朝大臣于謙說:「胡椒八百斛,千載遺腥臊。」清朝詩人沈德潛說:「胡椒八百斛,珊瑚三尺株。」在南宋以前,「斛」和「石」是完全一樣的容量單位,八百斛就是八百石,這些詩句使用的都是元載貪污八百石胡椒的典故。

 

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貪官與胡椒的故事,引用的人就很少了。該故事原載明朝王世貞《錦衣志》,主人公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乾兒子錢寧。錢寧當上錦衣衛首領以後,貪污腐化的程度比元載有過之而無不及。按《錦衣志》記載朝廷查抄錢寧家產的情況:「籍其家,黃金可萬斤,白金三十萬斤,白玉帶二千五百束,獅蠻帶二束,祖母琭佛像二,胡椒千五百石。」可知抄出黃金一萬斤、白銀三十萬斤、玉帶二千五百條、獅蠻帶兩條、祖母綠佛像兩尊、胡椒一千五百石。

 

明朝容器比唐朝大,唐朝一石只有六十公升,明朝一石將近一百公升,按比重估算,一千五百石胡椒大約有十九萬斤。唐朝的元載收藏六萬斤胡椒,明朝的錢寧收藏十九萬斤胡椒,說明時代在進步,貪官的腐敗力度也在進步。

 

胡椒促成地理大發現?

 

現存唐朝文獻裡沒有胡椒價格,明朝文獻裡卻有非常清晰的價格紀錄。《明會典》第一百七十九卷有一篇〈計贓時估〉,是明太祖朱元璋為各種物品制定的官方估價標準,其中胡椒每斤估價八貫,雞每隻估價一貫,野雞每隻估價三貫,成年黃牛每頭估價二百五十貫,黃金每兩估值四百貫。按這套估價標準來換算,明朝一斤胡椒能換八隻雞,或者換兩三隻野雞,而三十斤胡椒就能換一頭成年黃牛,一兩黃金只能買五十斤胡椒。跟今天相比,明朝的胡椒明顯貴得離譜。

 

由於胡椒只適合種植在高溫多雨的熱帶和亞熱帶,以致亞歐大陸絕大部分地區都不產胡椒,所以胡椒不僅在古代中國受到追捧,在同時期的歐洲大陸同樣受歡迎。當《馬可.波羅遊記》暢銷歐洲時,另一部遊記《曼德維爾遊記》也在流行。該書作者吹牛說,遙遠的東方有一座香料島,島上種植著一種胡椒樹,能結出巨大的胡椒。正是在這些遊記的鼓動宣傳下,哥倫布才敢於冒著生命危險遠洋航行,試圖找到一條前往東方香料國度的便捷航道,結果陰差陽錯發現了美洲,還把美洲的辣椒當成《曼德維爾遊記》裡的巨型胡椒。最後回到《唐朝詭事錄》第二季的劇情,費雞師讓重傷未癒的盧淩風去打聽打聽,一斤胡椒能換多少隻雞。我們無法得知唐朝一斤胡椒能換多少隻雞,但卻可以肯定,胡椒在古代中國和古代歐洲都曾經很緊俏、很昂貴,不僅受貪官追捧,而且還推動了文明的進程。

 

德國1887 年出版《科勒藥用植物》裡的胡椒©biodiversitylibrary/Public domain

 

江戶晚期日本學者岩崎常正《本草圖譜》中的胡椒©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Public domain

 

《馬可波羅遊記》裡歐洲人收穫黑胡椒的場面©Gallica/Public domain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尋找台灣天菜》

202410月號 第152

https://www.orchina.net/product/518

 

*************************

 


李開周

專欄作家,古代社會生活史研究者,擅長將生硬歷史以活潑生動方式呈現。出版書籍數十本,著作有《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包公哪有那麼黑:你所不知道的包青天》、《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與《誰說不能從武俠學數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