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念念有慈會客室:一個人的武林 藝術家楊柏林的俠氣與鄉愁
十歲那年,一碗翻倒在黑泥地上的白米飯,伴隨著父親的叫罵、扁擔凌身的痛楚與飢餓的記憶,在年幼的楊柏林眼中化為魔幻的滿天星辰。
在那片無人知曉的星空下,楊柏林放開了無窮的想像力,那是他一個人的武林⋯⋯
二〇二三年十月,楊柏林《2023,竹冊系列》在臺北市和平東路的大院子藝術空間進行展演。以往在全臺各地的展覽館或私人空間,較常看到他用不鏽鋼的巨型作品與當地環境對話,這次卻耳目一新,使用大量的竹子為媒材。
身材壯碩,自帶大俠氣場的楊柏林,出身於貧困的雲林海邊,學歷僅小學畢業。背景的弱勢,卻成為他在藝術敘事上的優勢,那些一般人難以體驗的窮日子,標示了他的獨特,也給了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選擇竹子作為媒材,也是來自於童年的記憶。楊柏林說,過去不管是出書或藝術創作,他經常提到的是母親,這次比較難得,「是和父親有關。」
-------------------------------
楊柏林小檔案
一九五四年出生雲林縣口湖鄉海邊的金湖村,本名楊象。十歲被父親暴打後竟看到自己的創作原型,立志成為藝術家。十七歲時第二張水彩畫獲全省美展第二名,改名楊柏林。非學院派出身,創作不受牽絆,竹、石、不鏽鋼、馬賽克、蚵殼都是工具。創作類型多元,建築、公共景觀、裝置藝術、雕塑、繪畫皆有,為各大美術館、飯店、著名地標和豪宅收藏。
-------------------------------
一根扁擔喚醒童年
創作緣自新冠疫情尾聲。當時,他在位於外雙溪的三層樓房外,發現有叢麻竹開花了。他將一些綁在室內景觀檜木立柱腰際,一些插於西藏香爐,其餘擺在中庭旁騎樓下的老水缸裡。
一切配置妥當。一週後,他看到小佛堂窗外木地板上突然多了一根竹製扁擔。他心想也許是工人留下來的,順手把扁擔拿來插在門邊,也勾起他好久以前的回憶,進而衍生出一整個關於竹子的展覽。
楊柏林《2023,竹冊系列》之「一段如詩如歌的旅程」©楊柏林
這意外出現的扁擔,有如兒時的信物。在楊柏林的童年裡,飢餓、打罵、期待與夢想交織,當時人們會用扁擔扛東西,他的父親則會在河上划著竹筏載牡蠣,也會無預警拿起扁擔追打他。
以現在的社會眼光來看,楊柏林是家暴兒,但在當時的臺灣家庭,長輩拳打腳踢,孩子習以為常。他說,他心裡沒有一絲一毫對父親的不滿,這些回憶從一次次靜心中浮現,反而沉澱為他藝術的養分。
楊柏林的父親已經走了。這次的作品,就像是楊柏林對他的紀念。在這片屬於楊家記憶的竹林中,吹不到海風,也沒有鹽,卻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像家鄉。
白米化作星星
在楊柏林的幼時記憶中,即使是挨打哭鬧的場景,一經成年的他創作,便有了完全不一樣的面貌,例如作品〈繁星不滅〉。
楊柏林記得,在十歲的某個夜晚,他忽然發現一位美女在家中煮晚飯,心中很疑惑:「媽媽去哪了?這是父親新交的女友嗎?」幾天後才知道,原來這「美女」就是媽媽─當天媽媽因為去臺北探親,罕見地化了大濃妝、穿了新衣,趕回家做飯時,竟讓楊柏林完全認不得。而年幼的楊柏林眼看香噴噴的白米粥,趕緊盛了八、九碗放涼等著吃,又看到父親大豐收的漁貨擺滿一張長凳,覺得很開心。沒想到,父親見他盛這麼多碗,直接飆罵:「你這大心肝的,一個人是要吃幾碗?」同時一巴掌打下來,把碗也打翻了。
這不是愉快的經歷,楊柏林講起來卻甚為有趣。他淡淡地說,當時那些白花花的米飯,有如開天闢地、慢動作般地飄向中庭黑色的泥地,乍看宛如夜空中的星星;而他雖挨打,受到驚嚇,心頭難受,而且肚子很餓,但跪在那片白米星辰上時,卻突然覺得美,美到讓他有點驚艷。
在那難忘的夜,楊柏林最後被母親從庭院抱回房間睡覺。半夢半醒間,十歲的楊柏林心中升起了一股渴望─長大後要當藝術家。因為只有藝術家,才能清楚描述他的感受。
如今七十歲了,他依舊難忘兒時被父親毒打的那個晚上。這回憶後來還發芽、開花,成就了他的〈繁星不滅〉。這件作品把觀者帶進他私密的時光隧道,也讓大家看到了他年輕的父母。
楊柏林說,兒時的家就像從畢卡索窮困的藍色時期畫作走出來的。他老覺得肚子餓,而父親漁獲後,為了賺差價,會將新鮮的魚賣出,再買品質較差的魚回家,所以有時即使吃飽了,卻也吃不好。而母親則是與父親相反的存在,是楊柏林安全感的來源,「我媽媽是我的菩薩。」他常常這樣脫口而出。
小學畢業後,十三歲的楊柏林帶著母親給的一百元北漂,釋放靈魂並追逐夢想,第一站就來到臺北車站書店街。後來他也在書店打工,若沒有車錢返鄉,就窩在店裡啃書消磨時光,也常於報章雜誌發表散文與新詩,培養出他一生閱讀的習慣。
讓星星停在樹梢的少年
著迷於閱讀,帶給他很多想像力,也成為他藝術創作的推進器。他說,常常覺得森林的植物會叫他的名字,會跟他講話,於是他將大量植物種在外雙溪的家「蕨知苑」,這樣可以隨時和植物聊天,也感覺被自然包覆,保護著。
雖只有小學學歷,楊柏林的藝術之路卻走得光彩。在臺灣經濟起飛的八〇年代,各行各業都有嶄露頭角的機會,他藉由不斷參賽、多次拿到美展首獎,逐漸成就名聲,後來搭上公共藝術熱潮,成為知名建築物的代表藝術家。
楊柏林〈生命〉(左)、〈美麗家園〉(右)©楊柏林
成了名,賺了好幾桶金,累積逾億元資產後,楊柏林開始打造森林住家。花了二十年,邊做邊改,慢慢完成他的蕨知苑。
楊柏林外雙溪居宅蕨知苑室內一景©楊柏林
來自大海的他,後來又愛上山,也促使他打造屬於自己的自然。楊柏林說,想讓星星停在蕨知苑的樹梢上。用自然花香取代香氛,以鳥叫為奏鳴曲,而他在這樣的山海裡,雖留了一個大臥室給妻子當書房,卻也讓妻子和孩子住在山的另一邊,仍舊保持著大量的獨處。
瀟灑不羈的藝術家個性,多年來讓楊柏林的妻子不能安定,兩人分分合合。楊柏林說,當年妻子很快生了兩個孩子,讓年輕的他很惶恐,感覺家庭會成為枷鎖,一心只想逃離責任。這讓妻子長年處於焦慮,兩人離了婚,又再婚。三個兒子也和他離了心,直到近年才和解。
但不管多奔放多狂野,他還是想要有家人。在楊柏林家裡,擺著不少珍貴的藝術創作和古董收藏,不過在秘密的角落裡,卻是小兒子楊占小學時期的畫作〈父親〉。楊柏林說,當年驚訝於兒子的繪畫天賦,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停筆。
我看了楊占的〈父親〉,以兒童的技巧而言,畫工的確不差。但我更相信,楊柏林當年停筆,與其說是折服於孩子的天才,可能更多是出於對家人的疼惜吧。
狂放與優雅,錯亂與經典,濃縮在楊柏林五十年的創作生命中。不像很多藝術家到了身後才發光,他在今生就已得到肯定。不論是作為一個人,或作為一位藝術家,他都過得好精彩。
*************************
張亞慈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及英國李斯特大學碩士畢業,經歷影劇、消費生活、時尚精品和財經人物,訪過無數中外名人,以可親的文字,細膩的觀察,走進受訪者心中,歷任中時晚報撰述委員、非凡新聞週刊總編輯及Taiwan Tatler 創刊編輯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