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城市思潮】涮出色香味:塞外的羊肉帝都的鍋
在推陳出新的火鍋種類裡頭,「涮羊肉鍋」無疑可歸為基本款──或也因如此,反而成就其經典不敗的地位。
用好料,食好料
創業於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的「正陽樓」,為漢人經營「涮羊肉」者。它的火鍋湯底,除使用雞鴨湯、口蘑豬肉湯等,甚至「徑以豬肉放置湯中」,故湯汁尤鮮美,食客趨之若鶩。
已故食家唐魯孫表示,吃涮鍋必飲酒,此酒「必定是高粱二鍋頭,要不然來瓶五加皮,至不濟也得來上四兩玫瑰露,……,喝紹興,八成是外地來的客人」。而在下酒菜方面,一定要點「口蘑滷雞凍」,而「吃不完的雞凍,往鍋子裡一倒,清水可就變成雞湯。以今日觀點視之,實在不挺衛生,想必袁枚必不認同。日後的「東來順」,一律只用白開水,固然是取其清,其實是重衛生。
清人夏仁武撰《舊京鎖記》載有:「(按:北京)肉市之『正陽樓』,以善切羊肉名,片薄如紙,無一不完整。蟹亦有名,蟹自勝芳(按:地在河北)來,先經『陽正樓』之挑選始上市,故獨佳,然價亦倍常。」難怪其烤羊肉、涮羊肉和螃蟹齊名,鼎足而三。是以張麗生的〈舊京竹枝詞〉,有一首〈正陽樓〉,其句云:「烤涮羊肉『正陽樓』,沽酒三杯好洗愁。幾代興亡此樓在,誰為盜跖誰尼丘?」
始於乾隆年間的「南恆順」,據說光緒帝曾經光顧,現在已易名「壹條龍羊肉館」。它以料精著稱,並創「壓肉」之法,絕不使用凍肉,故能保持嫩香,享譽京城內外。
店家食涮羊肉,其特點有四,分別是:一、選料精。採用內蒙草原當年羊,肉質細嫩,下鍋即熟,久涮不老;二、加工細。肉切好後,按黃瓜條(助條肉)、上腦(下腹肉)、磨襠(後腿肉)、小三叉(脊骨兩側之肉)、大三叉(尾部)等不同部位裝盤,食客可依喜好任擇;三、佐料全。傳統與創新配料俱全,調後醇後適口,讓人回味無窮;四、主食美。其搭配的燒餅層多,外酥香,裡鬆軟,能朵頤。另,其綠豆雜麵,解膩清口,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