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飲食關鍵詞】論麵包
麵包是一種可靠的安慰品與補償物,筵席上其它食物或許會令人感到壓力或失望,麵包卻像母親的懷抱,它跨越數個世紀,令無數人得到滿足。
死也要帶走的美味
上古時代的埃及人被稱為「吃麵包的人」,麵包是生活重心,工人每天的工資就是三、四個麵包和一壺啤酒。他們相信麵包是冥世不可或缺的食物,法老王的墳墓也會放入麵包。
古埃及人已經使用酵母,他們將麵團置於火爐旁,促使麵團膨脹。西元前九百年左右,希臘人從埃及帶回製作麵包的技術,剛開始,未經發酵的大麥麵團「馬滋(maze)」, 是專供窮人吃的食物;添加酵母的麵包則被視為美食,規定只用於宴會。從西元前五世紀起,雅典已開設許多麵包店,仍由女性負責製作麵包,她們裸露手臂及上半身,聽著長笛節奏揉麵。
昔時法國有一種行業「巡迴麵包師」,趕著騾車,帶著「麵種」(酵母和其它微生物混合的發酵劑)巡迴偏僻的農村,把人家的麵粉變成麵包。
麵種混合了酵母和其它微生物,是麵包的精髓,促成發酵的元素,麵團得摻合麵種,麵包質地才會輕盈、柔韌,才會有風味。發酵作用令麵粉中的麩質蛋白延展,導致麵團脹大, 發熱, 膨脹,激動,多麼令人心蕩神馳的工程。我雖不明白這種菌體的生物化學反應,卻著迷它微醉的祝福。
從前我去澳門, 都會到「九如坊」用餐,這裡的名菜多得令人咋舌,從麵包到甜點無一不美,初次去,即驚嘆先上桌的全麥麵包,行政總廚盧子成聞言,拿了一小塊生麵團放在桌上,我看那麵團開始變化,彷彿裡面有什麼欲望洶湧翻騰,持續鼓脹增溫,並散發出強烈的氣味。將水和麵粉和在一起,整個麵團竟像女人懷孕膨脹起來,我忽然為發酵這個狀態動詞而動容,似乎有不可抗拒難以壓抑的欲望蠢動著。
©123RF
聯結人們的紐帶
法國大革命起源就是麵包匱乏。拿破崙執政起,即竭力避免再發生饑荒,他緊盯小麥生產,監控麵包價格,並為自己的軍隊安排一隊機動的麵包師傅。
小麥萃取出的麵粉量越多,意味摻了小麥的棕色麩皮,做出來的麵包顏色就越深,麵粉品質直接決定麵包口感。從前,布爾喬亞(資產階級)吃白麵包,窮人吃黑麵包。
「麵包」在西歐語言中通常指食物,在傳統食物中,麵包是基本的。人們想要在每一餐吃到麵包,它是一種依賴,一種可靠的安慰品與補償物。筵席上其它食物或許會令人感到壓力或失望,麵包卻像母親的懷抱,它跨越了許多世紀,令無數人得到滿足。
在普羅旺斯,每年聖誕節早上,村民會帶著自家烘焙的麵包到噴泉,把麵包留在池邊,然後帶走鄰居烘製的麵包,據說如此交換,能修好過去一年關係交惡的村民。
©焦桐
麵包成為一種意義深刻的象徵符號,一種具有榮譽感、神聖感的物質。撕開麵包與朋友共享意味著友誼,在分享過程中,隨之產生信任、愉快、感激。麵包這種普通食物遂變成了聯結人們的紐帶,拉丁語「同伴(companion)」的字面意思就是「與我們分享麵包的人(a person with whom weshare bread)」。
伯利恆(Bethléem)這個字在希伯來文中,意即「麵包之家」。許多名畫家的作品,若有餐點或食物場景,麵包總被安排在重心位置,諸如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維梅爾《倒牛奶的侍女》、馬奈《草地上的午餐》麵包就散落在裸女身旁。
烏克蘭傳統的婚禮圓麵包「Korovai」 大如禮帽, 上面覆蓋著許多麵包做成的小鳥,每隻小鳥小如拇指,啄著麵包。烏克蘭人將小鳥代表賓客;另有兩隻小鳥,位於麵包最上方的鳥巢裡,象徵比翼雙飛的新人。
高雄六龜「藏御手感烘焙」用水果酵母做麵包,我吃過其中一款麵包,撕開來,內餡是一整隻油滋滋的香檳鳥。我覺得應該去收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