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書籍推薦】蚵仔煎的身世:台灣美食姓名考
對大多數人來說,台灣無疑是一座美食天堂──除了擁有為數可觀的、近乎廿四小時無休的餐廳食肆,當中五花八門的食物種類和料理方式,才更令人垂涎!然而,每當走過、路過這些美味,我們是否曾進一步設想它們的來歷?這些看似尋常的命名稱呼,又蘊藏著什麼學問?
曹銘宗的《蚵仔煎的身世:台灣美食姓名考》並不走慣見的美食點評路數,相反的,他轉而出入語源表裡,透過大量的文獻資料外加能量滿點的好奇心,考掘約定俗成的食相背後可疑復可嘆的故事──於是,讀者跟隨他的步履,一路從《黃帝內經》過渡到基督宗教聖歌,從應時當令的網路話題回歸考證的真工夫,最後,也自歷史與文化的分合流衍中,尋找台灣百味的本來面目。全書容可粗分成三大章節:第一節「台灣食物語源考察」聚焦於命名與稱謂,由歐洲遠渡重洋輸入的甜不辣、擁有東南亞名字的水果蓮霧到來自日本的阿給,作者耙理它們或混血或舶來的身世,更標舉諸多反向輸出、迄今已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等「台灣之光」,從而下探全球化時代位移/味移的軌跡。第二節「美食的前世今生」重新詮釋南北味的歷史故事和地理差異,藉由翔實的旁徵博引,我們方知曉現今年節必備禮品之一的「黑金」烏魚子,原來早在荷蘭統治時期就已閃閃發光;滷肉飯之所以風靡普羅大眾,竟與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的進程有關;吃辣的習慣和麵食文化何時在寶島生根?恐怕還得推溯至戰後外省族群轉進台灣所延來的味覺更新。第三節「台灣的美食文化」則深入庶民生活,意圖由高潮迭起的飲饌風尚觀照美食和文化間千絲萬縷的互動關係:鄉野慣見的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行之有年的牛肉麵節是從什麼脈絡底下發展出來的活動?台灣既擁有廣大的素食人群,那麼「蔬食文化」幾經推廣後,是否具備成為新菜系的潛力?
透過語言文化的考據,曹銘宗清楚展示了一幅舌尖上的萬花鏡相,從中我們得以管窺台灣美食名稱來源之多樣、菜系菜種之雜駁、食材料理之紛繁;而正是這種種變化多端的元素,豐富了台灣人民的口腹經驗與精神想像。
【作者簡介】
曹銘宗
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
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導遊,聯合新聞網「讀書人」專欄作家。
曾任聯合報記者及主編、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中興大學駐校作家、飲食文化基金會「2009飲食文化系列講座」講師、文建會1997基隆文藝季「基隆廟口文化」訪查計畫主持人。
曾獲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曾出版《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等三十餘種著作。
【資訊內文】
作者_曹銘宗
繪者_林哲緯
出版社_貓頭鷹出版
圖片版權_貓頭鷹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