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紳士的品格,原來是美男
英國授勛頭銜何其繁多,又是爵士又是騎士,各自底下再有分級,然而還是不敷使用。十五世紀往後,那些未有貴族資歷,卻已具財產聲望的青年,社會普遍稱之紳士。到了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紳士形象更有定型,西服、禮帽、拐杖、領結不一而足。漢語所說富不過三代,到了英文成了「三代以養紳士」。─ 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gentleman。
男子有貌便是德
英國紳士出現在十五世紀,中國名士早在魏晉前後便已成形。
前文提及,政治動盪與儒學腐化,使得傳統士人觀念開始鬆動,評價男子的角度堪稱多元。單看《世說新語》三十六門,有從品格言之者(方正、雅量),有從天份言之者(捷悟、夙慧),有從氣性言之者(任誕、簡傲),等等云云,林林總總,使得士的定義一再擴大。然而,其中最使人耳目一新的,當屬〈容止〉。
該篇一共卅九條,無一不與容貌舉止相關。如果加上〈識鑒〉、〈賞譽〉、〈品藻〉另有零星相貌身材的描述,魏晉六朝恐怕是空前(亦絕後)如此聚焦男性外型的社會,幾乎到了意淫的程度。男子有才是名士,男子有財是名士,男子有德是名士,男子有貌當然也可以是。倘若當時已有「男權主義」者流,恐怕也會跳腳抗議:不要再物化我們了啦!
鄉民被自己帥死,古人被粉絲看死
如果魏晉舉辦環球先生選美,何晏、王衍、衛玠、潘安、王濛、杜乂、庾亮、韓壽等人一字排開,一時那還真不知道誰該掄元了。比如何晏,熱天喝湯,喝得揮汗如雨,揮揮衣袖擦了一擦,結果皮膚越擦越白,原來真的沒上粉底!比如衛玠,今日鄉民常說「鏡子一照,又給自己帥死」,他這老兄倒是「進城一趟,又給粉絲看死」!比如潘安,不過出門遊街,迷弟迷妹不由分說朝著他扔鮮花素果,扔得他想吃水果都用不著上菜市場。
©視覺中國
認真的男人最美麗
容止容止,指的是儀容舉止。但是〈識鑒〉、〈賞譽〉、〈品藻〉數篇,另有一些關於氣質、辭令的描寫,舉手投足合而觀之,才能使名士成為名士。王衍能以皮相迷惑聽眾,進而信服他的口中雌黃(詳見P.72);反面而言,口若懸河的辯士同樣可以回過頭來增添面上光采,使之更形迷人。口若懸河典故出自郭象,《世說新語》形容他的清談有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認真的男人最美麗,善良的男人何嘗不是?庾亮本就是塊「豐年玉」,甚至因為丰姿颯爽,使得政敵陶侃(陶淵明曾祖父)一見改觀,乃至「談宴竟日,愛重頓至」。貌美如此卻仍舊善良。有人勸他買到凶馬,應當轉賣,他卻回答:「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不單只是相由心生,還是相生心、心生相了。
©視覺中國
魏晉男士,怪美的!
學者劉強於《一種風流吾最愛》如此總結:中國古典美學中有三大系統,自然美學、文藝美學和人物美學。魏晉時期可以說是中國「人物美學」的成熟期,而其中一個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對於男性美的欣賞。─所謂人物美學,不只人物本身容止之美,而是品評「人物本身容止之美」本身亦是美學。也就是說,魏晉名士很美,世人眼光很美,記錄他們的《世說新語》當然很美。
如果英國紳士塑造一種典型風範(眼看詹姆斯龐德的一回眸、一轉身,就是那些拳拳到肉的美國電影學不來的),魏晉名士則是沒有典型的典型。或者說,所有類型都成典型。然而,這也成了《世說新語》可讀堪讀耐讀之處。它不是史書,只有好壞、只有功過、只有忠奸,而係提供各種觀照立場,讓讀者各取所需、對號入座。終究,讀者是人,作者是人,角色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