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銅話故事】曾姬壺:濃香吹盡有誰知
在臺北故宮裡,收藏著許多珍貴的青銅器,或是天子,或是諸侯,或是名臣,他們的豐功偉業經常是展覽時重點講述的對象。然而在故宮裡,有那麼一對高大優美的青銅壺,上面靜靜書寫著一位公主如何走向人生終點的故事。
選美大賽冠軍?
「 聲桓之夫人曾姬無卹」,指的是「楚國聲桓王」的夫人「曾姬」無卹。之所以舊名「曾姬無卹壺」,正是因為「曾姬無卹」看起來像是「曾姬」名為「無卹」。恰好古書中多見以「無恤」(卹)為名者,似乎相當順理成章。
後面的「吾宅茲漾陵蒿間之無匹」,其中「漾陵」、「蒿間」都像是地名,組合在一起,便有學者認為這是說曾姬無卹是「漾陵」、「蒿間」的「無匹」。作為女性,什麼特質會是當地「無匹」呢?想必是美貌吧!所以有些人認為,這是說曾姬無卹是當地最美的女人。
但是這個說法後來遭到推翻,因為美貌而鑄了青銅器,似乎於理不通。一般來說,青銅器是為了紀念功勞或重大事件而做,沒來由地鑄個青銅器,還在上面寫女孩子很漂亮,難道曾姬是楚國選美大賽冠軍?
當然不是,除了作器用途怪異外,學者綜合一些文字考證上的破綻,現今認為「無恤」不是曾姬的名字,而是「無憂」。我們說一個人從此無憂了,從此沒有煩惱了,會想到什麼呢?沒錯,那就是離開苦境凡塵,過世了。
曾姬壺©國立故宮博物院
公主的歎息
曾姬壺高度近八十公分,重達二十五公斤,紋飾與樣貌都帶著濃濃南方風格,顯示曾、楚兩國在長期聯姻下,貴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特色。為什麼這兩件器物能做得那麼大呢?因為曾姬是楚聲王的夫人,作為楚王后妃,身份尊貴,祭器自然也要極盡奢侈。
如此出身高貴,嫁入王室的曾國公主,又能有什麼憂愁呢?
《史記‧楚世家》記載:「聲王六年,盜殺聲王。」堂堂楚王,即位才六年,就被強盜殺死,在史書上只留下滿篇謎團。曾姬嫁入楚國,當上王妃沒有多少年,丈夫身死人手,會是何等錯愕悲痛?
這條隱晦的「盜殺聲王」記載,在古書中並非首見。在《史記》的六國年表就記載:「盜殺韓相俠累。」而若熟悉刺客列傳的讀者,應該會知道所謂的「盜」,就是刺客列傳中的聶政。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時曾姬捲入了多麼殘酷的政治風暴。楚聲王死後,其子楚悼王即位,重用吳起,實行變法。新法卻在悼王死後被貴族一夕推翻。這位楚悼王,在位二十一年,所以曾姬壺銘文中的「唯王二十又六年」不是楚悼王。
難得女人傳
曾姬送走了丈夫、兒子、孫子,最後在楚國王室的陪伴中離開了人世。楚國宮廷為曾經的妙齡少女舉辦隆重的葬禮,鑄造巨大的銅壺,供奉在祠堂,希望後人能銘記曾姬陪伴楚國走過漫長的風雨半世紀。
在曾姬無憂之後,楚國才真正迎來了明君楚威王。他敗齊滅越,闢地千里,讓楚國進入全盛時期。然而楚威王死後,其子楚懷王卻是不折不扣的昏君,重用小人,貶斥屈原,最終受騙於張儀,囚死於異鄉。
如今當我們參觀故宮之時,除了宗周鐘、毛公鼎、散氏盤三神器外,也可以留意靜靜佇立的曾姬壺。在冰冷的銅器外表下,它其實還承載著曾國公主一生的孤獨與嘆息。
曾姬壺©國立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