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現代寒食:品一口悠長時光
漢朝開始,百姓便會食用生菜與春餅來迎春,直至今日,人們依然熱衷春宴嘗新;香脆的麻花與饊子不僅讓唐宋人充飢消閒,到了現代,它們也還是盤據銷售排行榜的人氣點心。
至於風味渾厚的燒餅與醬牛肉,可不只元明清的邊疆民族獨享,它們於今猶仍在潔淨謹穆的清真館子裡等待客人的光臨。歷史的滋味離我們並不遙遠……咬一口,更覺情意悠長。
1. 咬春
提到清明寒食食物,臺灣人最熟悉的大概就是潤餅了!潤餅又名春餅,以其內裡捲裹著各種蔬菜、轉喻春日蓬勃生機而得名。
春時吃菜的習俗可追溯到漢朝,漢人會在立春時節食用生菜,唐人則還會配搭春餅同吃。鮮嫩的菜蔬是冬去春來、萬物萌發的第一批產物,因此品嘗新生的美味,就成了迎接新時到來的重要儀式。
晉南北朝之際,寒食節開始與相鄰的上巳迎春文化融合,到田野間摘取嫩菜生吃,也就成了寒食習俗,並衍生成近代在清明期間食用春季野菜與春餅的節俗。
明清以降,食用春菜的種類也愈發多元,如南京人便喜歡在此時吃「水旱八鮮」,水八鮮是菱角、蓮藕、荸薺等水生植物,旱八鮮則是薺菜、香椿、蘆蒿、馬蘭頭等八種野菜。
© 視覺中國
2. 采青
相較於食用蔬菜原形的春餅,將植物加工再製的青團烏飯等食品,則有延年益壽的養生意涵在內。
這一系列食品最早來自魏晉道家傳下來的青精飯,又稱烏米飯。青精飯是用南燭莖葉汁泡飯,經過三蒸三曬的工序,做成緊小烏黑的乾燥米粒,而後用沸水沖食,原理類似鍋巴。道家認為青精飯可以輕身明目、黑髮養顏。
安徽烏米飯。© 藍鈞儀/旅讀
同時,魏晉在上巳節還有另一項草藥點心,那就是用鼠麴草汁液擣糕做成的「龍舌粄」,同樣是藉由鼠麴草的藥性,來讓身體適應換季的時氣。
在開春時食用青精飯與龍舌粄這樣的食療點心,不僅 體現寒食結合春季節令的結果,更呼應了迎新之餘也重視遊藝活動,活絡強身的精神。
降及明朝,青精飯改為用楊桐(南天竹)葉汁入飯,同時又演化出類似龍舌粄的青白團子,從此開啟寒食清明的「大青團時代」。
浙江的清明果。© 視覺中國
現代鍋巴點心。© 123RF
廣東朴子粿。© 石寶琇/CTPphoto
3. 享逸
身為最老牌寒食節食物的「酪」(麥粥)與寒具,至今仍是現代人喜愛的小點。
寒食吃麥粥與寒具的習俗起於魏晉南北朝,而曾身為六朝名都、有「南蘭陵郡」之稱的江蘇丹陽,至今還完整保留冷食大麥粥的文化。
最樸素,最經久
丹陽大麥粥是取米熬成米湯,然後倒入大麥粉漿增稠,在室溫中自然冷卻後食用;在丹陽被稱為「炒屑」的其實正是麥粥的變化型「乾粥」,只消將麥粒磨粉、炒熟,便成為隨時可吃的便捷食品,二者背後的原理就好比今日的麵茶、油茶。
同時期出現的寒具,迄今仍為市面常見的零食。《齊民要術》中記載的環餅,指的是環釧狀的麻花;加蜜的環餅稱「膏環」,即蜜麻花;此外,環餅麵團還可以揉入牛羊乳或牛羊奶油,稱「截餅」,吃起來酥鬆如雪、入口即化,從製法到口感都類似北京桃酥。而唐代的「捻頭」,則是可用手指捻結的細條,或許正是饊子的前身。
炸麻花。© 麥翔雲/旅讀
流傳千年的安逸早點
在中國各地,「寒具泡麵茶」等各類粉粥,都是常見的早餐或點心──葡萄酒文化將酒類與菜餚的搭配稱為「結婚」,而寒具與粉粥的「婚姻」究竟起源何時何地,已不可考;但以幾個著名古都為例,陝西西安就常吃配套浸泡的「油茶麻花」當早餐;河南洛陽將油炸膨起、酥殼如泡的小餅片灑在油茶上,稱為「殼泡油茶」。
河南殼泡油茶。© 武仲林/CTPphoto
涼洲小食中則有據說從西夏傳承下來的「米湯油饊子」,這是一道鹹點,用黃米與扁豆熬成米湯,加入澱粉糊化,以鹽、蔥花、花椒粉調味,最後加入掰碎的饊子……可見這種濃滑稠羹裹著香脆麵餅的食感,無論古今遠近都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