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飲食關鍵詞】論包食:咬開!才得真滋味

【作者】
文_ 焦桐 圖_ 焦桐、CTPphoto
2021.01.29

「包食」是我杜撰的名詞,意指用麵粉、米粉包裹內餡,集菜食麵食或米食於一身,經過蒸、煎、烙、烤、炸等工序致熟的食物,諸如各種包子、月餅、水餃、鍋貼、鍋盔、韭菜盒、胡椒餅、春捲、餛飩、餡餅、湯圓、粽子、荷葉粉蒸肉⋯⋯以及各種糖包,體系可觀。

 

 

這些中式點心常經英譯為「dumpling」,譯名委實草率,忽略了各種食物的細微差異,和文化特色。

 

蒸、煎、烙的市井美食

 

小籠包堪稱袖珍型的包子,原先乃無錫小吃,特色是皮薄有韌性,通常搭配酸醋、嫩薑絲吃。此物到臺灣之後發揚光大,從大餐館、豆漿店,到路邊攤都可見其身影。

 

天下小籠包我偏愛臺北的「點水樓」和「鼎泰豐」所製,兩家都做得精緻絕美;環境是明廚亮灶,進門即見一群師傅忙著製小籠包,技藝、材料、衛生規範,劇場般,一舉一動皆在來客的眼中,搬演小籠包在臺灣的故事。

 

水煎包也隨處可見,其性格休閒,美學特徵是餡飽汁滿,皮薄底脆。又名生煎包,是以煎、烙致熟的包子,用酵麵為皮,褶花包入調好味的肉餡,放進平底鍋中,先用麵粉漿加蓋烹至金黃,再加入油水稍煎,最初流行於中國北方。

 

上海「新苑私房菜」的生煎包©焦桐

 

水煎包異於包子在脆底,工序介乎煎、蒸之間,我喜食略呈焦黃的底板,嚼感厚實,帶著肉味和油香。此包以上海聞名,上海人叫「生煎饅頭」,弄堂口隨處可見,形成獨特的都市風情。

 

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包子整齊密集排列在平底鍋上,澆一圈油,再淋上水,蒸氣轟起,油珠亂濺,迅即以鍋蓋封鎖,幾分鐘後再掀開鍋蓋,蒸氣轟起香味。其材料用半發酵麵糰,追求軟韌適口。

 

上海的水煎包往往在上面擱一點蔥花,臺北和香港的則習慣撒些白芝麻。我心儀的生煎包頗夥,諸如上海「新苑私房菜」、「致真酒家」、「虹口喜來登采悅軒」,和香港「上海總會」、「利苑」所製;臺北「高記」的鐵鍋生煎包、師大夜市「許記」生煎包,皆有滋有味,不遑多讓於上海名店的作品。

 

其它像鍋貼、韭菜盒、鍋盔都算是餃子、包子的變奏。鍋貼又叫「鍋烙」,通常包成水餃狀或長方形狀,用平底鍋先以涼水煎,熟時傾油再煎,成品外表酥脆,內餡鮮香。內餡變化多端,常見的是肉末和蝦仁。

 

臺北「春申食府」的素蒸餃。©焦桐

 

臺北「銀翼餐廳」的鍋貼用梅花狀模具煎製,味道甚佳,可惜相黏太緊,夾起時不免皮破汁溢。雖然美味,我仍嫌它太油,跟坊間的韭菜盒一個樣。吾甚愛「宋廚菜館」的韭菜盒,寡油,精巧,介乎煎和烙之間,我每次去吃烤鴨,例食韭菜盒。

 

淮安「文樓」的蟹黃湯包,素有「味蓋三城,馳名京都」之譽。©焦桐

 

餃子最適擁抱熱鬧、咀嚼孤獨

 

包食中以餃子最具中華性,北方人逢年過節無餃不歡,異鄉遊子也喜群聚包餃子。從前,民間有幾個固定的吃餃日:冬至,除夕,春節,元宵,七夕,其中伴隨了許多習俗和故事。

 

中國人吃餃歷史久遠,早在西元五世紀時已是黃河流域人民的普通麵食;新疆吐魯番考古發現的唐墓就有餃子,形制和現代一樣。餃子之名據說是除夕夜吃它而得,往昔講究守歲包辭歲吃,夜晚十二點為子時,人們到了「更歲交子」的新年,吃帶餡食物叫「交子」,久而久之,交子就寫成了餃子。

 

大年初一食餃是民間的傳統風俗,連接著祭祀活動。北方正月初二祭財神,祭完財神要捧元寶,所謂元寶,就是用金銀錢或者是小銀角子一隻包在餃子裡,誰吃到,表示那一年就財運亨通。

 

餃子宜集體製作,全家人一起勞動,早已成為中國人的象徵意義,白白淨淨的餃子在笑語閑談中排隊等著下鍋,那裡面飽滿著歡樂氛圍,和家庭的溫馨。我中學時曾在同學家吃餃子,喝餃子湯,竟咬到一塊硬幣,在大家的歡笑慶賀聲中不免心生憧憬。後來發現是騙人的,數十年來,我沒有一天發過財。

 

沒有什麼食物比餃子更能連絡情誼了。餃子製作往往是團隊合力完成,和麵、剁餡、皮、包餃、下鍋、撈出,大夥站在一起談笑,彷彿一條快樂的生產線,分享勞動,分享食物。

 

我忙碌時輒下餃子吃,方便又美味,從前發憤讀書的日子常以冷凍餃子裹腹。我常買南機場「秀昌」的冷凍餃子,在於外皮較具彈勁,肉餡也更有滋味。他們包水餃的時候,好像有一種節奏感,並非站著不動地包,而是雙腳微屈,一起一伏地配合手上的動作。

 

身手俐落的人皮,像發撲克牌,帥極了。包餃子的手指要巧,餡放在皮上,前後兩邊對準,再以兩手拇指、食指擠壓。高明的餃子都皮薄餡大。那薄皮滑溜,富彈性,黏性足,緊緊將肉餡包容在裡面,滴汁不漏;那肉餡經牙齒輕咬,湯汁總是兜了一嘴。

 

吾友楊明祥寄來他經營的「父初餃子」,餃皮彈牙,內饀飽滿而調味甚佳,煮熟後半透明的皮甚是迷人,乃我最近欣賞的作品。

 

一個人吃餃子最寂寞。寂寞時吃的餃子,通常是冷凍餃子,方便是方便,總是帶著寒窗苦讀的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