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由來同是一乾坤:臺大易學社的神秘天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如今隨著全球平均壽命的不斷提高,人類認知學習的進程似也不斷往後伸延──儘管年屆四十,許多人的胸壑間依舊填載滿坑滿谷的疑問與難題,更甭提要在餘下的十年光景間洞悉機緣、勘破天命了。
回過頭來審視,與《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並列的《易經》,或許正是孔夫子得以不惑、得以知天命的終極法寶吧(儘管孔子仍謙稱:「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事實上,歷久彌新的「易學」流傳迄今已有數千年歷史,其間各門各派所積累的研究成果,不僅在學術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自《易經》內容推衍而來的思想體系,更經後人發揚,廣泛運用在各個領域,成為待人處事的通則與繩墨。
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料想這門古老而精邃的學問恐怕不容易親炙;然而廿一世紀的臺灣,在最高學府「鵑城」裡頭,卻有一群青春正盛的學子決意泅游於這片無垠的知識洋域,自千變萬化的卦象間返照自身的朗朗乾坤──與其簡單地將他們定位為文化火炬的承遞者,抑或崇尚蓍筮術數的執迷分子,倒不如說是生命本身的能量,推使他們從內而外迸發自鑑鑑人的好奇心;而由衷誕生的一則則「天問」,必須憑藉著同樣詰屈複奧的易理解答,方能指點前方一片江山,或者桃源。
易學,易學?
臺大易學社創立於一九八八年,營運迄今已逾三十載,期間不僅廣納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領域的校內學員,與此同時亦敞開大門歡迎那些對相關議題感興趣的社會人士──於是無分年齡、閱歷和生平背景,大家得以在課堂間彼此切磋、相互琢磨,此番打破外內分際的共修模式,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社團活動中顯得十分特出,卻也鳴應了「同人於野」的道理;而為求與時俱新,易學研究社在八年前進一步成立線上粉絲專頁,以期與各地的易學同好進行更為即時的交流。
推本溯源來看,每位學員投入易學研究的動機其實互有參差,好比有些人因為雅好古典文學,因而從卦辭、卦義的對照間覓得了讀解的樂趣;有些人自小便對星占、塔羅等玄秘法門別具體會,愛烏及屋下繼而涉獵這門古老的學問;有些人則是在很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易卦占測,而其「準頭」竟或成為一道機緣,引領來人進入命理研修的殿堂──殊途猶能同歸,此間不變的是對於生命歷程本身持續的扣問與追尋。
如今,臺大易學社除卻定時舉辦社課,邀請學有專精的講者分享紫微斗數、易經占卜的學理內容及期後續運用,也藉由大專營隊、社團博覽會等活動廣結同道新知,甚至設法和塔羅社等外社共同規劃「臺大神秘週」,將統綰易理、易象和易數的易學進行系統化的推廣。正如易學社指導老師粟明德先生所言:知命方能用命,用命方能造命。對這群鷹揚般抖擻的莘莘學子來說,易學決不僅是古書上晦澀的篇章句讀,卻合該是當代人得以深刻認識自己、開解心向和潛能的一把秘鑰!
©旅讀中國
✦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20 年 10 月【求神問卜三千年】
✦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