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別報導】老宅流水青石橋,套腸油墩辣雞腳──用舌尖遊蘇州古鎮
層層疊疊的套腸,肥瘦相間,精緻不肥膩,炸得金黃的油墩,鬆脆甜綿的糯米香齒頰芬芳。若你是個愛聽故事的吃貨,一定要來黎里與甪直走走。這兩個用百年美食、千年青磚石橋說故事的古鎮,許你一趟暖胃又暖心的江南小旅行。
一個需要帶打手去吃的古鎮──黎里
在距離蘇州古城區、上海虹橋機場都僅一小時車程的交會處,藏著一個最美味的江南古鎮。
炸成金黃色、香味四溢的油墩,辣裡帶香的辣雞腳⋯⋯。「去到黎里,得空著肚子,記得到每家店都別點太多,」蘇州本地人一聽到有朋友要造訪黎里古鎮,都是關心他幾個人去?同行的朋友胃口大不?只因以美食小吃聞名的黎里,是一個嘗鮮需要帶「打手」的古鎮,想要嘗遍所有美食,最好帶上幾個「吃貨」好友同行。
黎里古鎮位於吳江縣城東南三十公里處,東居上海,北通蘇州,南與浙江嘉興相鄰。美食留住旅人的胃,而留住人心的,是那些說不完的黎里故事。
©陳育陞/旅讀中國
才子袁枚來尋桃源津
清代著名的美食家,才子袁枚就曾拜訪過黎里,作品《黎里行》中說到:「吳江三十里,地號梨花村。我似捕魚翁,來問桃源津。」二○一四年,黎里鎮成功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養在深閨裡的古鎮向遊人揭開面紗,像是一罈釀造了九百餘年的好酒被端上桌,香飄千里、驚艷四方。
黎里,古名黎川、梨花里,又名禊湖。周邊多梨樹,春天開滿梨花,故名「梨花村」。唐朝時期,小村莊來了位名叫「黎逢吉」的村官,在黎里治水闢道,人民感念其貢獻,「梨花村」因此改名為「黎花里」。
古鎮守護者李海珉
在黎里,動輒經營數十年的小吃老店,陳列在石板路上;而黎里的九百年歷史的精彩故事,則是存在黎里古鎮保護開發管理委員會顧問、黎里文旅發展有限公司顧問──李海珉的腦裡、心中。
穿著合身的深藍色西裝外套,年屆七十三歲的李海珉,頭髮梳得整齊服貼、不見灰白,一雙皮鞋敲在古鎮的石板路上噠噠作響,健步如飛。
「李老師早上好,」走在古鎮裡,不斷有往來的居民問候李海珉。土生土長,先後做過二十多年的中、小學老師,就在教學上有所累積成就時,有志於黎里文史調研的李海珉,冒著減薪的損失,毅然轉業至黎里「柳亞子紀念館」擔任館員。
出身於黎里的柳亞子是清末明初有名的革命家、文學家,是當年民主思想文學團體「南社」的創辦人之一。除了潛心研究「南社」文化,後來承接「柳亞子紀念館」館長的李海珉,同時兼任黎里鎮文保所所長。看到古鎮里許多老宅被拆,心急如焚,明白如果要想保護好古鎮,必須把黎里全鎮申報成「歷史文化名鎮」,才能進行全面性的保護。
「我就是一名民間文史學者,會的就是寫字,」為了保護黎里歷史文化,李海珉先後出版六部個人專著,先後發表六百餘萬字作品。二○○六年,出版《古鎮黎里》一書,準備作為黎里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奠基之作。但在同年五月,黎里與鄰近的蘆墟被合併為一,成為汾湖鎮。見黎里之名可能不保,李海珉四處奔走求告、撰文呼籲,終於在二○一三年,政府撤併七年的黎里鎮恢復建制;二○一五年,黎里鎮終於增補進「江南古鎮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名錄。
做個「活著」的古鎮
「申遺」成功,黎里的建物與文物獲得資源得以保護。資源進駐的晚,黎里在古鎮的發展上,有許多前車之鑑。「許多江南古鎮的發展,已遭遇瓶頸,黎里的開發保護,決不能走上老路,」李海珉表示,只有居民都還住在原來的房子裡,古鎮才有生命。黎里有一半的原住民,願意留在老宅裡居住。李海珉強調:「黎里的保護正努力朝宜居、宜業、宜旅的方向發展。」
黎川旁,婦女們賣著自己勾的毛線娃娃鞋,大叔們在橋上水彩寫生。在地居民的生活況味,為黎里的名勝與美食添加了人情味。到了黎里,有什麼必訪的美味與美景?後面為你娓娓道來。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20 年 5 月 【斷捨離,張愛玲】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加入旅讀 Telegram,最新動態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