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別報導】黃土深處的「臉書」:中國俑

【作者】
文、圖_王遠昌(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
2019.05.10

中國俑的製作發軔於商代的匠人造俑,源於大眾對土地的神秘敬畏和「事死如事生」的歷史傳統。陪葬俑在秦漢時期達到鼎盛,到北宋逐漸衰落消亡,遺留下來造型多樣、數以萬計的各類陶俑。其中規模較大、最具世界影響力的均出自秦、漢兩個朝代黃土深處的陵墓。

 

秦俑把中國陶俑藝術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寫實高峰,而漢俑的出現則把陶俑藝術推到了無與比肩的寫意之巔。我花費近二十年時間輾轉于西安臨潼和高陵、咸陽楊家灣、徐州獅子山、淄博山王村、青州香山等地,走訪並記錄這些歷史珍寶。

 

為什麼古人對俑如此熱衷?這些穿越歷史風塵的中國俑,至今仍是個難解的文化密碼。

 ©王遠昌

 

觀秦俑,聆聽大秦餘韻

 

一九七四年三月,驪山鎮西楊村的農民在打井時,發現了真人般大小的破碎陶俑,隨著考古學家們的挖掘,承載著深邃歷史和悠悠況味的陶俑,從塵封的光陰中托起,帶著泥土的深邃、新鮮和純粹的厚味。

 

多數學者認為,秦兵馬俑坑僅是秦始皇帝陵近一百八十座陪葬坑中的一座。也有專家認為秦俑與秦陵並無關係,是為紀念戰功而立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討論秦始皇陵及秦兵馬俑申遺的會議紀要中說道:「主席團意識到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學儲備之一。」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秦始皇兵馬俑自發現以來,考古學者一直未曾間斷過它的考古、研究及修復等。每天,從事秦兵馬俑保護修復工作的文物修復師,走的最多的路,就是從俑坑到修復室的路,而打交道最多的無疑是這些靜默無語的陶俑。日復一日,繁忙而緊張,他們憑藉著智慧、經驗和一雙擅於運用各種技法的巧手,通過拍照、畫圖、比對、拼接等技術,將每個殘片(最多時一具俑四百多片),遵照本來面貌修復還原,僅是一具兵俑而言,一般需要十道工序,半年至三年時間,使之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堪稱是讓兵馬俑復活的「文物醫生」。在一次修復陶俑的過程中,細心的考古人員發現,俑身上隱蔽處多有刻畫或戳印的陶文,這些陶文少則僅一個字,最多也不過四、五字。這些究竟是記數的編號數字還是陶匠名字,亦或是尚不知含義的刻符等,還有待考古學家去進一步研究和發現。

 

©王遠昌

 

賞漢俑,回望盛世華章

 

漢朝的隨葬俑除了兵馬俑外,還有侍俑、娛樂俑、勞作俑、動物俑等類別。

 

娛樂俑中有樂舞俑、雜技俑、說唱俑和六博俑等。材質上有陶、泥、木、銀、銅、石、瓷、鉛、鐵等。到了東漢,還出現了深目高鼻的胡人俑。樂舞俑多成組出現,在完整的一套組合當中,有翩翩起舞的,也有手拿竽、瑟、笙、鼓等樂器伴奏的,人物表情靈動,儼然是一個頗具陣容的樂隊。他們神采奕奕,雙臂向前平伸,左手勾曲,右手或挑撥或撫琴作彈奏之勢,寬大的袍袖隨著擊樂的動作飄揚,美妙的樂曲從指尖流淌。讓人仿佛聽見絲竹管弦,間聲雜糅,如泣如訴。

 

 

另外,依據楚王陵兵馬俑的考證,可確知徐州的美食之都美名由來已久。在楚王陵陪葬墓出土的「廚夫俑」也惟妙惟肖,衣著裝束幾乎與當今的廚師十分相似。楚王陵裡粉倉、廚房、錢庫、樂舞廳、會客廳應有盡有,畫像石中也有不少栩栩如生的宴飲場景,可見漢朝飲食文化,已不再局限於先秦時代滿足溫飽,而是要吃出滋味。

 

從秦到漢,陪葬陶俑的種類、形態都發生了諸多的變化,映襯出陶俑背後的歷史變遷。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9 年 5 月【完全保存版:世界文化遺產53+】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加入旅讀LINE@好友,好康優惠訊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