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止於至膳】細說「飲食之本」:千百年來碗裡羹
在中華飲食發展史上,「羹」的起源甚早,種類變化同樣繁多;而一杯羹不僅可以饜足口腹之欲,居然還能夠覆國傾城⋯⋯真箇是食也,命也!
食羹之始/史
羹的起源甚早,傳說在帝堯時,它就已經存在。製羹是煮肉(或素)熬汁,接著再加調料,故後人將此種製羹,亦稱之為調羹。
羹在同漢飲食中,具有重要至極的地位。當時的主食為飯,貴族經常食用膾、脯,以及炙、烹所炮出的肉食,大都淡而無味,如果沒有湯汁,很難佐餐下飯,故須備羹吃飯。
商周時期,羹的記載和品種益繁。在《周禮》、《儀禮》、《禮記》等書中,已載有數十種用牛、羊、犬、豕、雞、鬼、鶉、雉及一些蔬菜的羹。及至春秋戰國時羹的品種更多。據古學者考證,當時的羹主要有三:其一是專指肉,《爾雅.釋器》云:「肉謂之羹。」其二是帶汁肉,《爾雅》舊注指出:「內有汁曰羹。」其三是肉汁,《荀子.非相》表示,「啜其羹,食其胾」,說明它是肉汁。事實上,除以上的解釋外,尚有肉、蔬混合的「芼羹」及專用菜蔬所製的羹。
「羹」的政治學
在肉羹方面,當時最有名且至今仍朗朗上口的,乃是令人能動食指的黿羹,但能流傳久遠的,則是羊羹。其影響之大,迄今難出其右。
《戰國策.中山策》內,有一則「以無(即亡)亡國」的故事。話說中山君有次命庖夫做羊羹宴請群臣,正因它是御食,滋味格外鮮美,受賜煮無不心懷感激,大將司馬子期竟未賜食,讓他覺得顏面盡失,心中非常不滿,於是投奔楚國,再三慫恿楚君,發兵攻打中山,結果一如所料,楚軍勢如破竹,中山因而亡國。中山君很懊惱,遂發出:「吾以一杯羊羹亡國」的浩歎,可惜於事無補。
到了南北朝時,羊羹仍是大眾重視的美味,毛修之更因善烹羊羹,成為進級的階梯,依《宋書.毛修之傳》的敘述:東晉擊敗後秦,他擔任劉義真的司馬,一同鎮守長安,過沒多久,大夏的赫連屈丐擊破劉義真於青泥城,毛修之被俘;等到北魏的拓跋珪打敗赫連昌後,毛修之又成了北魏的俘虜。
他本人善烹調,特地燒碗羊羹,獻給尚書,崔浩品嘗,「尚書以為絕味,獻之於拓跋壽(太武帝)。壽大喜,以修之為太官令」。毛後來仍親炙羊羹獻給皇帝,自然恩寵有加,累遷至尚書、南郡公。毛修之得以升官晉爵,固然與他率兵平涼有關,但歸根究柢,善於烹製羊羹才是他安身立命,進而得君寵倖的主因,足見「雖小道,亦有可觀者焉」。
羊羹與烙饃
經過唐及五代,羊羹仍具有一定地位。據說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曾在窮愁潦倒之際,在長安吃過回民燒製的羊羹和烙饃,認為是絕妙滋味;又,大文豪蘇軾亦對羊羹讚譽有加,留下「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現今羊羹與烙饃已進一步結合,成為長安著名的美食「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的饃,本名飥飥饃,它是用九成麵粉和一成已醱酵的麵粉,經混合揉勻後,再製成饃胚,入爐烘烤而成。其特色為:酥脆甘香,入湯不散。至於那碗羊肉羹湯,亦非等閒。須先將一副羊大骨置於鍋中,接著放調味袋(內有桂皮、花椒、茴香、薑等),以大火煮兩小時,撇淨其浮沫,再將羊肉塊入鍋,用旺火燒沸,並用木板加蓋壓實,經八小時文火慢燉,汁濃肉糜始成。肉則另撈出置於案上,隨顧客任擇部位切配。
↶↶↶加入旅讀LINE@好友,好康優惠訊息一把抓!